加爾文:基督徒的敬虔生命(四)


2102 期(2004 年 12 月 5 日)
◎ 神學縱橫 ◎ 方鎮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認識敬虔生命的本質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關於這種敬虔生命的本質的,潘能伯格(Pannenberg) 指出「真正」的敬虔與中世紀天主教那種「懺悔式」敬虔(penitential piety)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建基於神的恩典,而後者是建基於人的感覺或人的善行。

  「懺悔式」敬虔是建基於一種「由於罪的緣故而與神分隔的感覺(awareness)」,每當信徒在罪中跌倒而產生這種感覺時,有罪的信徒必須在神父面前實行「懺悔式」認罪(penitential confession),亦即是把自己的罪行重覆向神父描述,然後祈求神父為他或她祈禱赦罪,期望能夠「從新感覺」神恩典的臨在。神父聽了罪人的懺悔,按他們的罪的大小,要求他們作出補贖的行動(例如要求信徒回家每天念玫瑰經一百次),然後才為他們祈求神的赦免,好使他們感到神的赦罪恩典。由此可知,「懺悔式」敬虔是建基於人的感覺的。神學家潘能伯格(Pannenberg)指出這種「懺悔式」敬虔在後改革時期(特別是基督教敬虔運動的傳統中)再次出現,並且被十八世紀的復興家(revivals)所普及化。

  復興家教導人如果感到罪已經把自己與神隔絕,這人便要嚴肅地「默想」自己的罪疚和罪過,當他感受到罪的可怕後,「祈求」神的赦免,神便會赦免他們的罪。然而,由於信徒活在世上難免再次被罪所勝,這種「先默想後祈求」的經歷便在信徒生活中不斷重覆,並且這種經歷漸漸被理解成一種屬靈的外在主義(spiritual extrinsicism),這種外在主義是一種感到律法與福音這兩種完全對立的內在力量在信徒生命中不斷爭鬥,以致產生一種張力,結果信徒被困在一種不斷被自我隔絕的狀態之中。面對信徒的困惑經驗,復興家鼓勵他們,並向他們指出如果信徒曾經歷「一次即成」(once-for-all)的悔改和重生經驗,又或者是曾經驗一些在基督的新的生命所經歷的,便能不斷得著神的赦免;進而言之,復興家強調克服被自我隔絕的狀態乃是倚靠人對神的一些經驗。

  然而,在宗教改革時期,改革家馬丁路德和加爾文極力反對這種「懺悔式」的敬虔,認為這種敬虔生活輕看神的應許,並過分高舉信仰經驗和實際的善行,誤以為人能夠通過自己的敬虔經驗和行動而滿足神的要求,路德本人就曾經有這種誤會,結果引致屬靈的破產。

  路德解釋這種「懺悔式」敬虔嚴重扭曲神的應許的真正意思,他們提出聖經中「因信稱義」的理據去反駁「懺悔式」的敬虔的觀點,並且指出人稱義並不是建基於任何信仰經驗與實際善行;相反,乃是單單倚靠神的應許神的恩典。換言之,人無需過分看重一種藉經驗或善工而得來的「證據式」敬虔(empirical piety),這些證據事實上是無用的,因為人的經驗和善工(從外在角度而言)都是不完全的;除了路德之外,加爾文同樣指出那些建基於人自己的內在經驗或外在善功而產生出來的「懺悔式」或「證據式」敬虔是不正確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家教會】

【牧養全攻略】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