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華人教會對路德的研究(二)


2046 期(2003 年 11 月 9 日)
◎ 神學縱橫 ◎ 李廣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上期提到幾本早年出版與路德生平及著作研究的作品,此類傳記較新近的翻譯作品中,要算美國愛奧華州立大學教授、信義宗神學家和路德學者的傅瑞爾(George W. Forell),為紀念馬丁路德的五百歲壽辰,而著作了一本由十二篇小文章和多幅插圖合成,簡介路德的小書,《路德傳奇:馬丁路德的生平與思想》(The Luther Legacy)。此書於一九八三年由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立市的奧斯堡出版社出版。十年後,台北道聲出版社找到徐炳堅牧師翻譯成中文,於一九九五年出版。此書瞬即成了認識路德生平和思想的入門必讀。

  另一本同類作品是由英國學者麥可‧慕雷特(Michael Mullett)於一九八六年著成,一九九九年由王慧芬翻譯,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馬丁路德》。全書共七章:首兩章分別論及「教會與宗教」和「宗教改革前日耳曼的社會與政治」,其餘五章論及路德生平,但仍然是偏重一五二五年以前的事蹟,只有最後第七章簡單論到他一五二五年以後的發展。此外,由中國內地翻譯出版的,有德國學者漢斯‧李葉(Hans Liyi)一九七九年著,華君、舒柱合譯,一九八九年由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路德傳》。本書作者認為單一地從路德的個人行動出發,以評論他的政治和歷史作用,實不無缺憾。所以他選擇以路德內心的信仰鬥爭為線索,對他的一生進行評述。換言之,作者不同意僅從行為事蹟的角度解讀路德,反倒主張應以他的思想為切入點、為進路。

  第一本由華人執筆,以中文寫路德的生平和思想的書,要算是一九八三年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現任中共中央統戰部的李平曄博士著的《人的發現—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無獨有偶,作者也是從人類歷史和思想文化發展的角度,研究「在十五、十六世紀歐洲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偉大歷史時期所發生的重大社會變革:宗教改革及其代表人物馬丁‧路德」。一方面,她肯定了「作為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的宗教改革,它不僅是一場政治革命,而且也是一場經濟革命,一場思想革命。正是從那個時期開始所發生的各種變化、改革,為現代西方資產階級的統治打下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物質上的基礎。另一方面,她也高度評價路德,以他為歷史上一位偉大人物。因為雖然受到本身階級的、歷史的及社會發展的局限,路德卻仍然為當時的社會和人民提供了適切及時的服務,以「因信稱義」為核心的神學思想,賦予了全歐洲人民革命的精神和解放的力量,面對甚至推翻任何勞役他們的思想或建制,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本書的出現,使在教會內外的社會各界人士,得以對路德的生平、思想和貢獻有另一角度的認識,尤為難得。

  第一本由本地華人執筆的同類作品,是由聖經學者、香港崇真會前總牧、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組前主任,周天和博士所著的《路德點滴》,於一九九三年由香港道聲出版社出版。該書收錄作者先後十多年在香港《基督教週報》和《時代論壇》發表過的六篇文章,前五篇分別論到路德的生平、推行改革運動的成功祕訣、釋經原則(論山上寶訓)、講道心得(論講道)、政教思想等,最後一篇論及路德的遺囑,當中還把路德遺囑譯成中文,可以說是華人教會的第一人。到一九九六年,時任台灣拿撒勒人會神學院院長和衛斯理宗神學研究協會會長的楊東川博士寫成了《馬丁路德的痛苦與狂喜》,由台北永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此書連結論共五篇。第一篇馬丁路德的一生,第二篇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第三篇馬丁路德的神學思想,第四篇馬丁路德的珠磯集,結論馬丁路德的歷史定位,最後以路德年譜為附錄。此外,本書也加插了有關路德和改革運動的十二幅附圖,對增進讀者的瞭解,尤有幫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