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戰曲~超越戰爭的界限


2017 期(2003 年 4 月 20 日)
◎ 影音視評 ◎ 廣慧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鋼琴戰曲〉是著名導演波蘭斯基的作品,此片在今年奧斯卡頒獎禮上獲得多項殊榮,包括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在世界其他各國的電影節上也獲得讚譽。

  電影以波蘭在被納粹德國佔領期間為背景,講述一位波蘭猶太裔鋼琴家史彼曼如何逃避死亡的威脅,千辛萬苦地逃生的一段經歷。他一家六口原住在波蘭首都華沙,當納粹德國在一九三九至一九四五年入侵時,和當地四十多萬的猶太裔人同一命運,慘遭迫害。關於這方面的描繪,留給人印象深刻的,是早前的〈舒德拉的名單〉,與史提芬史匹堡不同,波蘭斯基在電影中採用漸進的方式,將納粹德國的殘酷手段逐步地披露出來,讓人深深地體會戰爭對人在心靈和身體上造成的傷害。

  首先,猶太裔波蘭人不准到公共場所聚集、商店不作他們的生意、餐室不讓他們進去用餐;進而他們上街臂上必須佩帶一條印有星旗圖案的白布條,以示其地位低等;當逼迫加深,他們必須從自己的住所遷到城市的一角,被集中管理。在搬家的途中,一個個猶太家庭,男女老幼,拖著沈重的步伐,帶著生死未卜的心情,向前走。畫面上投射著黑白色調,讓人看著也感到心寒。如果大屠殺不是歷史的真實記載,有誰願意相信人的內心真的含有如此凶暴和毀滅的本性?

  史彼曼一家本是富裕的家庭,而且受到同胞的尊敬。逼迫使他們不得不變賣所有。但是逼迫不止於飢餓和貧困,還有羞辱、尊嚴被踐踏。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若是相連在一起,看到同胞死去,而愛莫能助,看到家人遭迫害,而無力挽救,連自己的性命也難保,人還有甚麼值得繼續生存下去?在沒有自由,受人宰割,如此絕望的境地,生命還有甚麼意義呢?生存還有甚麼價值呢?波蘭斯基嘗試解答這些人生終極的哲學問題。

  電影給我們的答案是,即使生命危在旦夕,但有些價值是值得冒死去維護的。波蘭斯基在揭發人性罪惡的一面之餘,也肯定人性中光輝的一面。比如正義感、憐憫心、人道主義、對自由的嚮往和追求,以及愛國主義等,這是使人戰勝苦難,得以存活的最大支持。史彼曼一家還住在轄制區內的時候,他的弟弟被捕,幸得一位同胞的支持,他得以暫時脫離凶險,那位同胞和史彼曼的弟弟曾有過口角,但他不計前嫌,在史彼曼的請求下還是肯幫助他。亦是在同胞的相助下,史彼曼為全家取得工作證,而暫時保存了一家人的性命。

  史彼曼幾次免於死亡,其中有兩次是注定他生死的決定,都不在他自己的手中。一次是他與家人及其他猶太同胞準備登上死亡列車的時候,被一位為納粹德軍工作的「叛徒」同胞救走,這位同胞因為不想失去這位音樂天才而這樣做。第二次是他被一位德軍發現,那位納粹德軍上將,被他動人的琴聲及頑強的求生的意志感動,不單免他一死,更幫助他,供給他食物。這也是最感人的一幕,音樂作為人類的共同語言,史彼曼用琴聲表達了內心之情,感動了敵人,那位德軍出於憐憫之心,放了史彼曼一命,在他臨撤退的時候,還親自去看他,帶給他麵包,並將自己身上的大衣脫下給史彼曼保暖,這一給一取,超越種族和仇恨的界限,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愛。

  戰時的殘酷有時是無法想象的,只有親身經歷的人才能明白。在銀幕上看到納粹德軍對猶太人生命的踐踏,那種操生死大權於一身的淫威,和無數不是餓死、累死,就是被無辜槍殺的猶太人的命運,形成強烈的對比。雖然主角得以逃出生天,但仍然不能揮去電影中所表達的沈重色彩。看罷這齣戲,不得不讓人對人性中的黑暗和殘忍好好地反思一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有夢人生】

【交流點】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