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母這稱謂


2003 期(2003 年 1 月 12 日)
◎ 才德女子 ◎ 羅乃萱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自外子被按立以來,我的稱謂便加了「師母」一項。

   坦白說,開始的時候,是頂不習慣的。如果不是會友一直在我耳邊大喊,我也不懂回應。這大概跟潛意識裡對師母的形象抗拒有關。

  記得自信主以來,印象中的師母都是躲在牧師背後,負責兒童及婦女工作。在台灣服事的日子,那位師母更是賢良淑德,入得廚房(一煮可以是十多人的飯食而面不改容),出得廳堂(打扮更是清秀得體,從沒穿過牛仔褲)。所以一聽到師母的稱謂,我就想起這些形象,也深感自己的「不配」。

  這種「不配」感,一是外表的,二是內在的。外表的意思,是自己衣著裝扮多是穿民族服裝,或T恤牛仔褲,與傳統端莊的形象不大吻合。二是內在的,就是心底對夫婦二人全時間服事中彼此的配合。到底,「師母」是否一定要符合傳統的形象,單做牧師背後的女人,每個主日於崇拜結束時,站在門口與牧師一起跟弟兄姊妹握手,教兒童主日學,負責婦女的工作;還是各按在神面前的恩賜呼召,彼此配搭服事呢?

  然而,最令我深受鼓勵的,是外子全心的支持:「難道你忘了當初我們一起蒙召,踏上全時間服事的路,是要一同用自己的恩賜服事上帝的嗎?」對啊,問題不在要履行傳統「師母」的職分,而是一同探索彼此配搭事奉的路。

  雖然頭腦上是想通了,但心底仍不習慣。總怕自己徒負「師母」之名,而乏「師母」之實。時代在改變,會友對師母的期望也會隨著師母本身的表現而調整。當會友逐漸清楚我在家庭親子教育的服事時,也明白我雖在外服事,其實也是在拓展神的國度。近年,由於服事出現了新的轉捩點,也有多些機會與外子一同在婚姻講座上「夫講婦應」,對「師母」稱謂,也愈來愈有一種成為牧師「拍檔」的感覺。

  這一天,打電話與一位會友聯絡。對方叫我留下姓名,我不經意地便說了一句:「是師母找她。」不知怎的,這個本來陌生的名稱,如今卻愈來愈順耳,甚至有點親切的感覺。畢竟,是十一年的日子琢磨有功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有夢人生】

【交流點】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