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巴」原是一所大學


1993 期(2002 年 11 月 3 日)
◎ 教會圖說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舉凡到澳門旅遊的人,必定要到大三巴牌坊一遊,才算是到過澳門。大三巴牌坊在百多年來,已成為澳門的標誌,雖然是一座教堂頹垣敗瓦遺址中,所剩下的一幅教堂門壁,但內中隱藏著耶穌會士在華傳教一段深遠的歷史。

  「大三巴」是Rua de Soa Paulo的譯音,即聖保祿(St.Paul掇,基督教譯為聖保羅)。聖保祿教堂之興建,是始於耶穌會士要在澳門開辦一所聖保祿學院。當年耶穌會在東方最高領導是范禮安神父(P. Alex.Vallignano),經常往來印度果亞、馬六甲、越南東京、澳門和日本等地,在印度傳教工作發展得非常順利,而且開辦了一所聖保祿學院。因此他感到在遠東一條線的發展,如要收到好的成效,就必須開設一所大學,培養更多人才供應各地教會的需要。他本有意在日本開辦聖保祿學院,可惜由於日本內部政治不穩定,所以認為澳門最為適中。當耶穌會於一五九五年決定在澳門開辦保祿學院之時,他們事先已獲得明朝官方的允許,然後才開始籌建的。

  在建校的過程上,固然要得耶穌會總會的同意,繼而進行建築費的籌措。在選址方面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各天主教修會都有本身的堂址,要附設在其修會的堂址上,顯然是很難做到的。而其時耶穌會先於一五七一年在天主聖母堂開設有一所小學,為葡人和華人子弟提供啟蒙教育,啟發兒童讀書識字,及後又增加了拉丁文課程,相當於中學程度,至一五九二年學生已有二百人之多。耶穌會會士經過多方考察後,發現在天主聖母堂和學校不遠的山坡是一片荒地,不過是一個石山,若要劈石開山,造價必然提高。由於該處位於高地,風景宜人,空氣流通,對學生健康是有助益,故此決定在大三巴現址興建學院,於翌年十月二十一日竣工,十二月一日開始上課,由孟三德神父(Duarte Sande)當院長,約有十名學生來自日本,而來自印度有九人,稱之為聖保祿學院,其後學生續年均有增加,至一六一六年增至九十六人。在聖保祿書院中附設有印刷廠和藥房,可惜該學院經過二次大火災。而該學院先於一七六二年被葡王封禁停辦。及至一八三五年一月二十六日又發生大火,焚燒了兩天,只Z得剩下現在的一壁牌坊。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