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玻璃


1990 期(2002 年 10 月 13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許是期望過高,香格里拉並不如想像中美,也沒有給我世外桃源的驚喜。

  尤其是碧塔海,艱苦步行個多小時,來到山下一看,哦,這就是人間仙境了麼?怎麼似曾相識,那不就是溫哥華周遭可見的湖山景色麼?咦,我豈不從仙境回來?千里迢迢,竟從仙境來,又往仙境去,人生,是多麼的荒謬!

  景色雖不及想像,尚幸遇到個頗有性格的當地導遊~小馬。他是個年輕藏民,長相跟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有點相似,眼大、鼻高,很俊秀,這些都不算特別,最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對宗教的敬虔,那種單純的信仰令人羨慕。

  他自己篤信藏傳佛教,於是在旅途上講解便如傳道般,極其熱心地傳揚宗教。他說,藏民的念經,不管是風動、水動、手動、或五體投地式敬拜,都是為世界、為其他人祈福,鮮有人為自身禱告,因為藏民深信,當所有人都過著幸福美好的日子,自己即使窮困艱難仍屬好事。

  恆常祈禱的基督徒要反省了,我們可有如此胸襟?

  小馬一有空就跑到寺廟找活佛聊天,活佛跟他講「鏡子與玻璃」的故事影響他做人處世。

  玻璃,是未經污染的心靈,通透明亮,人可以透過它去看世界和其他人,於是看到別人的需要;鏡子,是鍍上水銀的玻璃,代表豐裕的物質封閉心靈,使人與外隔絕,再看不到別人,只看到自己的需要。

  小馬對信仰的熱忱加上他說的故事有如暮鼓晨鐘,一直在旅途中迴盪,讓我反省自身的心靈是玻璃抑鏡子,提醒我要看到別人需要並為之恆切祈求。

  我想,如果每個人的內心都是常加拂拭、亮麗透明的玻璃,我們便能敏感於別人的需要;如果每個人都不先求己益,那便在地如同在天,得享世外桃源的生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