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紛紜論末世


1977 期(2002 年 7 月 14 日)
◎ 神學縱橫 ◎ 鄭佑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末世論是聖經中最基本的真理之一,是篤信聖經者必須清楚明白的。我們都相信聖經所說,基督照祂所應許的必要再來,我們亦在等候祂的再來。

  有關教會中所教導末世論的道理,或神學家對基督再來的解釋,粗略來看很有系統、很合理、很值得相信,但正如黃彼得博士所言,如果多看一些末世論的參考書,再細心對照聖經經文的本意,就發現這些末世論有不少的矛盾,且不是聖經的原意。這不但叫那些起初很相信基督再來的信徒在信心上感到困惑,甚至對聖經本身的可信性也起了疑問。

  黃彼得博士進一步指出:「關於各宗派的末世論問題,各學者都是敬虔愛主、愛慕聖經的信徒,獻上一生從事研究聖經,都認定自己的神學理論是最合聖經的本意,是最基要派、福音派、是篤信聖經的。那麼為甚麼各派的理論不但矛盾,且是對立的?各學者都有他們認為最好的解經學,都以嚴謹的態度去研究聖經,那麼為甚麼會產生經文本意所沒有,或與經文本意完全相反的教義呢?」

  末世論之會出現這麼多的分歧,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末世論乃論及末世的事,亦即未曾發生之事,所以大家縱有不同的解釋,亦難以定論。除此之外,對於研究末世論要研究甚麼事情,也有不同的關注重點,所以若要更明白聖經論及末世的事,必須先行「定位」,清楚要研究的範圍。

一、應關注主再來後要發生的事,而不是主再來前要發生的事。

  雖然聖經也有提及主再來前的預兆,但預兆只是好像舊約作為影兒一樣,真正要我們關注的是那新約要出現的實體,亦即主再來時要發生的事情。預兆只是要指著將要發生的事,但困難之處在於怎樣介定所曾發生的事就是預兆,例如主耶穌在馬太福音第二十四章提到祂再來前將有戰爭、饑荒、地震等事情發生,但從古至今,包括在主耶穌講這些預兆之前,就已經有戰爭、饑荒、地震等事情發生,我們怎去介定那些是預兆?那些只是會不斷出現的自然事件?可見我們應關注的是主再來後要發生的事,而不是主再來前要發生的事。

二、應學習的是有甚麼事情發生,而不是有哪些事情發生。

  例如聖經提到在末世一定有敵基督的出現,但敵基督是誰卻往往是我們十分好奇去玩「估人物」的遊戲,所以曾發動戰爭,特別逼害猶太人者如希特拉等皆曾被指為敵基督。又例如啟示錄提到有「666」的出現,但「666」是否指到一個人物?一直以來,曾經有不少人將某些人的姓名用數字代表的總和而指出某些人物就是「666」,其中被提及的人包括古至約翰時代的羅馬皇帝該撒尼錄,近至微軟主席蓋茨等皆曾經上榜,但這些的推論都是不必要的,我們應學習的是有甚麼事情發生,而不是有哪些事情發生。

三、應注重的是事情的一定發生,而不是事情的怎樣發生。

  例如聖經提到主回來時信徒的被提一定會發生,但我們可能關注的是怎樣被提,被提時衣服會否留下?肥胖的人或懷孕婦人會否影響被提的速度?懷孕婦人胎中的胎兒是否得救等?又例如所有信主的人都要復活,與主同在直到永永遠遠,但我們可能關注的是復活後的形狀怎樣?年齡如何?是二十多歲黃金歲月的我,還是七十多歲年老衰弱的我?永遠與主同在時又會做些甚麼?是否只不停的唱歌讚美主?是否仍需吃飯、睡覺等?但這些的注重都是不必要的,我們應注重的是事情的一定發生,而不是事情的怎樣發生。

  由此可見,末世論出現有不少眾說紛紜的原因可能是關注的定位問題,以致我們難為末世定分界。但無論如何,我們切不可因人的看法與自己不同,便輕易的定人為異端邪說,某些真理我們絕不容許有不同的看法出現,例如救恩論中的因信稱義,主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救主,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又例如聖經論中的聖經無謬誤,聖經是基督徒的信仰與行事為人的絕對標準,除此以外,別無權威等。但對於末世論來說,只要是相信主耶穌一定再來,信主的人一定被提便可,至於人是在災前、災中、還是災後被提,那就照各人所相信的成就罷。

(作者為中國浸信會神學院院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