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牟宗三的《圓善論》(五)


1892 期(2000 年 11 月 26 日)
◎ 古道今詮 ◎ 李慶餘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至於儒家無限智心之特性為何,牟宗三先生引用了王陽明的四句教來說明。四句教為:「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依四句教中,心、意、知、物四者皆有自體相,牟宗三先生因此稱四句教為四有句。據四有句,無限智心之自體相為「無善無惡」,但它有「良知」的功用,能知道人隨肉體而起的意念或善或惡。(牟宗三先生解「念」為隨軀殼而起之意念,我想這大概可類比于基督教某思想系統所說,包括心思、情感、意志的肉體。)所以「知」的自體相為「知善知惡」,「意」的自體相為「有善有惡」。而當良知所生發之明覺作用致之于或善或惡的行為上,令其合乎天理(合乎道德法則),這就是「格物」。

  四有句若能再進一步,演變成四無句,儒家的圓教便能成立。四無句即王龍谿所說的「無心之心則藏密,無意之意則應圓,無知之知則體寂,無物之物則用神。」依四無句,心、意、知、物四者都是沒有自體相的,依此,心以「無心」之方式來表現其作用,意即心並不刻意地表現其自身之作用;而「意」屬于心,為心自然之用,故「無心」之表現亦連帶地令「意」無善惡之分,所以「意」為「不起意」。「意」既為不起,則良知亦母須突顯其知善知惡的本相,以令「物」合乎天理,因此良知便為「無知之知」,而與「無知之知」相對應的便是「無物之物」。四無句所申示的是一個渾化境界,于此境界中,心、意、知、物四者只是一事,亦同歸於一體,若念念執著,心、意、知、物之事便為人欲;若能通化,便為天理。心、意、知、物之事若為人欲,則心為不正、恐懼、好樂等之私心;意不誠,乃有自欺欺人之事;知亦只為頭腦之知識,物則成為惡行。心、意、知、物之事若為天理,則心為無心之心,意為無意之意,知為無知之知,物為無物之物,簡言之,心、意、知、物為天地一體之化,亦即為至善的天命之流行,一切行為亦因此而合乎天理。

  觀乎牟宗三先生對儒家圓教的建構,可見其模式乃立足於天台宗「一念三千」的架構,因心、意、知、物之或為人欲,或為天理,只存乎一心,天理人欲同體而異用,心若暗則為人欲;心若明則為天理,由此可知儒家圓教乃由詭譎相即之原則而構成。

  至於儒家圓教如何能保證德、福一致,牟宗三先生則如此說:「吾人之依心意知之自律天理而行即是德,而明覺之感應為物,物隨心轉,亦在天理中呈現,故物邊順心即是福。此亦可說德與福渾是一事。」牟宗三先生其實並沒有解釋何為「物隨心轉」,按筆者之領會,順通化心、意、知以後所形成的天理而行便是純善之德行,德行以統屬於無限智心之良知為基礎,而良知之明覺作用能「格物」,令物(行為)合乎純善之天理,這就是牟宗三先生所說的「物隨心轉」。所謂「轉」,即是「轉化」(transformation):一切行為在明覺的感應下,皆轉化為合乎天理之德行。又因無限心為創生道德之實體,德行自然與無限心體之意願相符(物邊順心),道德行為之生發便為「事事如意」,而「事事如意」即是福,所以德與福渾是一事,有德便可有福。

  牟宗三先生在討論過儒家的如何保證圓善後,指出儒家圓教因有道德創生義,所以比佛家的圓教更為圓滿。此外,他又指出,康德以上帝為情執下人假設而有的外力,所以圓善不單不能為個人所能掌握,而且上帝之眷顧與否亦不可知,所以以上帝來保證圓善最終只是一句空話。總言之,牟宗三先生認為只有儒家的義理才能徹底地保證圓善之可能。

  牟宗三先生對人生終極關懷的檢討,由孟子說起,中間經過康德、佛教的哲學,層層轉進,最後回歸儒家中的宋明理學,過程中雖然涉及對基督教之批評,但其貫通中、西哲學,以尋求德、福一致之悲願,就是信徒也應感到汗顏與拜服吧!反過來說,牟宗三先生作為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他對基督教的批評,我們又可有正視、回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