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講員盧家駇牧師、李炳光牧師及余妙雲女士,分別就「動員」、「委身」及「使命」等三個不同的層面分享信息,讓參加的信徒認識時代,尊重牧者帶領,開闊眼光,在新世紀匯合教會及機構資源,總動員傳揚基督福音。
李炳光牧師認為今日正是悅納的時候、是拯救的日子。行動能使我們認定目的,清楚自己為何而戰,使出師有名,以積極的態度回應基督耶穌所吩咐的使命。正如上帝在何烈山向摩西顯現,並且差遣他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由此可見,異象和啟示之後必有責任,呼召之後必帶來挑戰;耶穌一生是以生命來演繹神的作為,並在升天前將大使命交給我們。因此「來跟從我,去傳福音」可算是福音書的總綱。
李牧師指出,傳福音的使命經過二千年的歷程,為何基督教仍是一個小群的信仰,不少人仍未聽聞福音,我們需要檢討如何以新思維、新策略,竭盡所能去傳福音。
在香港福音事工會議中,多位講員從不同的角度分享從神而來的異象,並透過信息宣告在這個新的時代,以新的策略,把握機會來實踐使命,去傳揚福音。
香港福音事工會議經已圓滿舉行,現在正是我們開始實踐使命的時候。
潘余妙雲認為新時代帶來的是危機抑或契機,很在乎信徒是否願意委身給上帝使用。
先知以賽亞面對以色列社會中的各種危機和罪惡,他到聖殿中向上帝傾心吐意,將所有事交給神,又與神重建關係,願意委身被神使用以致在禱告中見到在寶座上的神亮光充滿全地,更成為以賽亞先知的助力。
然而,在新時代來臨之際,信徒面對所處的資訊社會,也同樣看見不同的困局和挑戰,信徒可怎樣面對?她認為當道德、宗教、和文化不能與資訊的發達成為正比,便會成為我們的危機,信徒容易感到無助、乏力。
以賽亞得力的祕訣是將神放在首位、看見自己的軟弱,悔改歸向祂,並立志委身事奉主,忠心於神的托付。神給以賽亞的使命,同樣是我們的使命,我們應該如何回應?
盧家駇牧師指出,大使命的成功與失敗,是視乎動員的果效,與動員率成正比。今日正是向神盼望成就大事的時候,他鼓勵與會者不要灰心,繼續承擔大使命;教會更是站於最重要的崗位,不單要有差傳的觀念,更要提醒信徒去傳福音,並以適切的佈道方法,使福音有效傳開。
盧牧師表示傳福音是每一個信徒的責任,動員是不能由他人替代的。要為主作更大的事,使更多人歸主,就要動員全港的信徒,承擔主耶穌所吩咐的大使命。要動員信徒去傳福音,各人要把握自己恩賜,努力向人傳福音、向親友作見證,只要我們願意,神必定成就。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徵文比賽】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