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食」


1817 期(1999 年 6 月 20 日)
◎ 童話世界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從幼稚園到小學,孩子最開心就是可以準備自己的小食盒。每一晚,女兒都會計劃明天吃甚麼。例如:手指餅、綿花糖、薯片等。我們都盡量滿足她的要求,但當然,有時會跟她討價還價。

  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女兒開始投訴。事緣,每逢小息,不知為甚麼,總有些同學像蜜蜂般圍著她,要與她分享零食。又不知為甚麼,她不懂得拒絕。最後,連自己最想吃的那粒糖都沒有了。換來的不是因分享帶來的喜悅,而是因分享所帶來的不滿。說得政治點,這不是分享,而是集體向她的欺壓。

  雖然我們教她學習說「NO」,但她總沒有勇氣說出來。是她不好意思嗎?是她怕羞嗎?是她敵不過羣眾壓力嗎?這一切都可能。無論如何,她要為自己找出路。

  一日,她跟我說:「爸爸,明天,我帶些最難吃的零食回校。那麼,同學就不會要求我分享食物吧。隔一段時間,我就可以自由地吃自己的零食了。」但人算不如天算,她卻要獨自承受她認為最難吃的零食。不但如此,稍後,當她再次帶回自己喜歡的零食時,同學們的嗅覺似乎很快就找到香味的來源。跟著就圍著她,開心地分享她的食物。

  回家後,她再次投訴同學的不是。我說:「你亦同樣可以分享同學的小食呢!」她回答說:「他們的食物不好吃。」這樣,只好勸她說「NO」,但她依然聽不進。又一日,她說:「爸爸,我有一個新方法,就是不帶小食盒,而將零食放在衣服的袋中。食時,就從袋中取出來。那麼,同學就不會知道我有甚麼食物了。」究竟她這個方法行得通嗎?我不太樂觀,但總要試試看。不知甚麼時候,她才明白說「NO」的積極性。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