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學的心理健康教材


1836 期(1999 年 10 月 31 日)
◎ 商數啟示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EQ(情緒智能)可以編輯成主日學的活潑教材,上文介紹從聖經人物的例子來學習「人際親和能力」,我更看重這標題可伸展至探討神的愛。因為耶穌能明白人的痛苦,也關心人在被遺棄的傷痛。在這個日漸嚴重的單親家庭問題,實在有不少孩子正在這種人際恐懼的際遇中生活,主日學的作用不再是讓孩子認識聖經,更要讓經文去醫治他們的傷痛。

  「心理健康」是另一個很豐富的領域,尤其指傷痛遭遇後的復原。

  EQ學問解釋我們大腦內的「海馬回」位置是裝載我們過往的情感回憶。原來我們曾經驗的事情有很多細節資料已被遺忘,除非我們在極短的時間內自我反省或被他人提示,否則仍存在大腦「海馬回」的僅是情感的記憶。即是憎惡、懼怕、可笑、光榮、溫馨等。換句話說,我們的經歷近乎被感性的印象「包括」了。

  因此,一個小孩子也許會因最近的挫折經歷影響至放棄任何值得的再嘗試,因為這「惡劣」的主觀感受使他認為再努力也無藥可救;不單如此,他更相信失敗會蔓延至其他生活範圍,所以他的神色常是慌張,我們也會感覺班中那些小孩是懼怕嘗試或答問題的,因他們的情緒路徑是草木皆兵的。

  我遇過不少被家人虐待的孩子,他們正是被EQ學問所稱的「創傷後異常症」所困擾,常常是過分敏感的對待陌生人物,心易猜疑別人的善意。

  主日學的課題可用聖經人物的「轉弱為強」作為孩子們注意的焦點,耶穌的門徒有很多生命改變的資料作為教材,我們可從「對神的信心」的因素來推介這力量,足以使他們重歷打擊但卻因倚靠神而改寫結局。

  小孩子在壓力處處的現代社會真需要心靈裡的安慰,環顧社會提供的有限教育、輔導和緊急救援,我們真希望神的大能可以在孩子童年時便被認識!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