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本土注入特別的甜


3017 期(2022 年 6 月 19 日)
◎ 天地人和 ◎ 方鈺鈞、林慧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文:方鈺鈞、林慧琪
圖:受訪者提供

  謝飯禱對基督徒來說並不陌生。除了感謝神每天賜下日用的飲食,信徒有沒有想過還可為食材本身而感恩?「食物生產過程很珍貴,農產品本身充滿創意,我希望充分利用,目標是經驗和感覺上主創造。」在北角經營Weeds Gelato & Coffee的老闆娘Fish和丈夫異想天開,把本地木瓜、苦瓜、粟米、芫荽及洛神花等化作純天然無添加的手工製雪糕,替本地農產注入非人工化學式的甜。她認為,只有把農產品烹調得當,方能對得起食材本身。若遇上不好吃的食物,看着糟蹋珍貴的食材,她還會生起悶氣來。

  Fish和從意大利學成歸來的丈夫AK經營的這間雪糕甜品小店,沒有常見的呍呢嗱味。朱古力味又「苦苦地」,粉紅色的不是士多啤梨而是洛神花味。每天最少有兩款或是一半以本地食材製造的雪糕,最高峯試過九款雪糕中佔了五款。AK旅居意大利時經驗到當地人對本土農產品十分自豪,於是和太太Fish希望發掘本地食材的美好,讓它們展現於大眾人前。既然香港農產不像意式雪糕以主打水果和堅果,倒不如大膽創新,把友好農埸供應的當造食材製成雪糕,成就客人口中特別、奇怪的本土風味。

  雪糕機運作模式是每次會製成一大盤雪糕,必須到最後一刻才知成功或失敗,沒有試少少的餘地。關鍵是方程式算對了,通常都成功,主要倚靠經驗。把食材去皮砌碎入機前,還有微調味道的機會,Fish慶幸不太多失敗的情況。萬一效果未如理想,可能要付上兩倍甚至三倍時間力挽狂瀾。不過,Fish和丈夫對食物要求甚高,他們曾試過把整盤味道未如理想的雪糕丟了,「試過製木瓜味,近芯和皮位置的肉有些苦澀味,這是木瓜很真實的味道,但太多則使進食時感覺不好,難以接受,他們嘗試溝淡,但最後仍要丟棄大部分。」

  冰凍涼透心的雪糕可不只是甜,它講求平衡,不能每樣材料加許多等於好,同時要保持穩定性。Fish舉例,如果只有紅菜頭雪糕並不好吃,要加上別的東西。西瓜或芒果製成雪芭很好吃,但味道普通,和吃西瓜沒大分別,「那何不直接吃水果?」牛潭尾出產的白龍王粟米單獨吃很好味鮮甜,但製成雪糕味道便較清淡,需要加一兩條黃粟米引出粟米香。白苦瓜再加上青苦瓜,便使雪糕有一種濃烈的後勁引出來。元朗出產的芫荽,味道較清香,和街市買來外地品種味道不同。即使本地芫荽,她也曾轉換不同品種,務求滿足達到濃郁但清香的味道。一提起雪糕,Fish便瑯瑯上口,彷彿帶讀者進入味蕾之旅。

店舖乃生活理念之延伸

  曾任職環保團體的Fish,在店鋪繼續實踐環保理念,不過是生活上的延伸,「既然平時在家會回收,為甚麼離開那地方便不回收呢?」丈夫之前在cafe打工,Fish會長氣提醒他要回收飲品盒,又曾埋怨為甚麼收鋪要這麼長時間。到自己和丈夫開鋪時,她才明白每件小事也有困難的地方和考慮,如想回收奶盒,一日十個,需用剪刀剪開清洗、找位置吹乾,並不容易,哪像家中幾天才一個盒,需要更多空間儲放回收品。此時,她便需要平衡衛生空間和所花費的時間,不能影響日常店鋪運作。要嘗試不同方式解決。有理念相同的丈夫一起面對挑戰,再辛苦也是甜,正實踐聖經中的一句:「二人總比一人好。」

  開鋪初期他們連夫妻分工也未處理好,很難再減一個人手離開店鋪處理回收物,惟有每隔幾天把北角店鋪的盒拿回沙田的家,再在開鋪前送去環保回收組織

  「綠在沙田」。直至經驗慢慢累積,微調店鋪空間運用,在洗濯盤加裝掛勾,店鋪加裝網架,方便晾乾紙盒和可回收的包裝物料。再運送至附近的回收點,來回半小時,營業期間也能應乎自如,省卻許多工夫和心力。

  Fish在初中信主,她理解信仰讓她有一顆充滿關懷的心腸,關懷身邊的人、朋友、家人、教會內的弟兄姊妹、弱勢社羣,還有大自然、動物和植物。信仰於她而言,是潛藏內心的核心價值。讓她思考生存在世、生活在這地,有甚麼事情值得去做。店鋪營運兩年多,她喜見有客人因着支持本地農產品慕名而來,同時期待不認識本土食材甚至不關心環保的客人到來,把店鋪成為教育平台。店內貼滿大大小小的文字介紹食材、新穎的雪糕口味和特色,還會寄賣本地農產、又設漂書角、讓客人免費取咖啡渣自用等等,意外收獲是凝聚社區,連繫人們。香港寸金尺土,她感恩有空間實踐個人理念,實屬難能可貴。

  店鋪的名字讓Fish和AK也想了很久,他們最希望名字能連繫大自然,讓人容易明白。最後選擇了「野草」,它雖然是大眾眼中的「低等植物」,卻是生態學上的概念:在一遍經歷遭受重創毀壞的土地上,最先重現新機、最易生存的便是野草、苔蘚等「先鋒植物(pioneer)」,同時喻意「野火燒不盡」。在充滿無力感、叫人不知方向的時代裏,他們矢志不移地札根本土,帶着使命實踐信仰和理念。

本地手造雪糕百科

  一、 有挑戰性:意大利雪糕主打堅果和水果味道,但這兩類食品鮮見於香港本地農產。若想以在地食材如紅菜頭、蕃薯、粟米製成手工雪糕,便不能簡單地跟從意大利的傳統造法,需要不斷嘗試和解決難題。

  二、 一期一會:雪糕款式會按季節調節,和本地農業發展有關,因要視乎農夫選擇種甚麼,數量是否足夠,加上小店經營的物流困難,喜歡的味道不一定次次都有,其實這也是天然食材的本質,可遇而不可求。

  三、 好味:雪糕是純天然無添加,而且想突出本地食材的味道,為此要費盡心思。製成品充滿本土特色,如芫茜、苦瓜味等,清香而特別。

愛閱讀

一、 耶穌的環保學:活出聖經中神、人、土地的美好(Planetwise: Dare to Care for God's World)

  作者:布克雷 (Dave Bookless)

  出版社:校園書房

  譯者:趙汝圖

  作者提出環保是聖經的主旋律,他把創世紀至啟示錄的故事分為五大主題:創造、墮落、土地、耶穌和新創造,讓信徒看見神、人和土地的緊密關係;第六章進入實際應用,幫助讀者將環保應用在門徒培訓、敬拜讚美,以及生活方式和宣教使命。

二、 人類大歷史:從野獸到扮演上帝(新版)Sapiens: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

  作者: 哈拉瑞

  原文作者: Yuval Noah Harari

  譯者: 林俊宏

  出版社:天下文化

  作者分四部分描述人類的大歷史:七萬年前的大腦認知革命(有能力談八卦,想像不存在的事物,讓陌生人開始合作、建立組織)、一萬兩千年前的農業革命(讓我們渴求更多、生產更多,分工分職愈趨細膩)、五百年前的科學革命(帶來快速進步,讓我們擁有上帝的力量,也帶來毀滅)、以及導致全球大一統、人類大融合的關鍵因素——金錢、帝國、宗教。並希望填補歷史觀與哲學觀、人類和生態系統並集體和個人之間的鴻溝,扣問人類變得更幸福還是更悲慘。

三、 Favor Bible:The Essential Guide to Culinary Creativity, Based on the Wisdom of America's Most Imaginative Chefs

  作者:Andrew Dornenburg、Karen Page

  出版商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因着全球化,各地美食已經不能單以傳統的地域劃分菜系,反而更強調味覺經驗。作者走訪美國著名食肆的廚師,分享他們的烹調經驗。有別於傳統的烹飪書籍簡單介紹煮食步驟,它詳細介紹過百種香草、香料和調味料,透過如何彼此配搭,甚至加入醋和果汁以豐富味道的層次。

動起來!給信徒關愛受造世界的操練

1. 減少產生不必要的廢物,如網購和外賣所產生的即棄包裝。

2. 多看新聞,明白世界和香港發生甚麼事,認識產業背後是如何運作,有否涉及剝削、非法開採、為當地帶來污染等等。

3. 多思考。「實踐」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世界一直在變。例如從牛奶轉飲植物奶會否對環境更好?這便要先了解生產來源和過程等,深入探究或許發現其碳排放會更高。

  [本文由基督教協進會生態關懷事工「人間學苑」提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開情意結】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