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生命‧懷道人生


2859 期(2019 年 6 月 9 日)
◎ 教會觸覺 ◎ 陳張慧嫈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要說我靈修生命的歷程,容許我先跟你分享以下我為靈修生命下的定義:

  靈修關乎、也即是一生的活,一生的聖化行旅。所謂「聖化」,並不是追求道德高超、完美無瑕,而是「歸耶和華為聖」、與主聯合,藉主、為主而活。靈命,就是在基督裏誕生的生命,也是懷道(基督在我裏面)人生展現的生命。

  按這定義,我的靈修生命始於在母腹被織縫成形的時候(因為我是受造、有靈的活人),卻開始醒覺而更多意識於大學一年級,在學校團契佈道會決志信主的那刻。

  靈修@晨更讀經

  自我信主以後,便有一位學校團契的學姊,每天清晨約我在學校宿舍裏一起讀聖經。那着實是一段美好的時光,藉着她的陪讀,我可以提問經文不明白之處;藉着閱讀聖經,我的行事為人能夠有更多思考及定向。每一天規律的晨更讀經,讓我重溫高三聯考前一個月我自行閱讀基甸會送贈之聖經的日常節奏。那時,雖然我尚未成為基督徒,卻因着大學聯招帶來的壓力及焦慮,感覺心靈需要有依傍。每一天臨睡前,我翻閱聖經後頁為人生處境選出的主題經文,慢慢朗讀、發出禱告的呼求及交託,漸漸地感受到從心而來的平靜與安穩—我雖不明就裏,卻靠着這樣的靈修,度過考前一個月—靈修就是體驗聖靈的同在。

  靈修@省察分裂

  靈修既然關乎活好一生,那麼除了讀經,生活體驗也應該是培育靈命不可抽離的素材。可惜信主之後,我在大學基督徒團契積極追求信仰、參與服事。這些與信仰相關的活動及節目,很容易就成為努力學習的機會,習慣性地陷入自小我被教導要做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的套路。不知不覺,我發現自己的靈修生命就像福音書裏那位少年官一樣,關心我當「做」甚麼才能「達標」,自己在事奉當中的所作(理想、表現及期望)漸漸比所是(活出從神而來的生命)更重要—靈修往往變成一種工具式的手段(means),而不是本質性的目的(ends)。因為這樣的失焦,有幾年的時間,我在蒙召後的全職事奉旅程感覺裏外不一致、失去了自己、心中不容易有定見,也經常在所置身的羣體(教會、使命羣體)感到悔恨—靈修就是在不安中回轉歸向上主。

  靈修@召命實現

  二零一零年將臨期我與依納爵靈修羣體相遇,自此開始了返璞歸真的靈修行旅。我放下自己多年對禱告的知識和經驗,以開放的態度到靜修院體驗禱告裏的安靜、默觀及不僭越上主意旨的被動地留意(passively attentive)。我的靈修生活便是活在一份歸屬上主的愛的關係裏,確認自己是誰、自己的分(身分、位分、職分、天賦)及受造的目的何在。每一日,我在生活經驗中操練行動中的默觀—在萬事萬物中尋找上主;留意上主怎樣向我彰顯祂的慈愛與同在;學習辨識上主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及在自己及他人的身上看見基督。每一年也為自己安排定期退省的時刻。我受益於每一趟的靈修行旅,藉回歸上主得着愛的生命及創造力,能在輔導室,以聆聽、交談、同理、導引及啟悟,陪伴人走一趟意識自我、歸依上主、跟隨基督、成為愛者的人格化靈命培育之旅。

  陳張慧嫈(德慧文化事工總監,心靈輔導室負責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