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 VS 皆辛苦?


2855 期(2019 年 5 月 12 日)
◎ 平視人生 ◎ 李灝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人打邊爐(火鍋)喜歡食脆肉鯇,但有多少曉得鯇魚身上的脆肉是怎樣煉成的?

   我聽過一個講法,中山的水流湍急,鯇魚在那裏游,久而久之鍛鍊出一身脆肉。可是,近日參加一個本地魚塘生態團,我接收了另一版本的故事。首先,你要知道鯇魚奉行素食,格外偏好花拉草,所以漁民習慣在塘邊種,方便鯇魚浮到水面吃。然而,當飼料升格改為蠶豆或果仁,鯇魚的肉質便起變化,身價隨即翻了一番。 

  真的,吃甚麼東西,就變成甚麼。人亦如是,大環境(environment)如何,我們的身體也如何。所以,有學者索性把我們的身體稱作「invironment」,凸顯人與環境不可分割的關係。 

  「養魚先養水。」在元朗大生圍養魚逾半世紀的蘭姨,她打趣道,自己今年三十五對(即七十歲),不過一路走來,一直維持一種養水方式,包括每隔一段日子,就把塘水抽乾,讓魚塘暴露在烈日下曬啊曬。假如塘水酸鹼度高,就撒一撒石灰中和;殺菌消毒,則用茶籽粉。這種天然養殖方法,為蘭姨的魚塘贏得漁護署頒發的生態魚證認可。 

  「我曾到大陸交流。」蘭姨憶述,「當地的漁民笑我,滴幾滴就搞掂的事,為何又要大費周章?」所謂「滴幾滴」,即用含毒性的化學劑。此外,蘭姨養的元朗烏頭一年頂多長到五斤重,國內養的竟可重達十多斤。原因?贏在起跑線上,打從魚苗開始打針,長到一斤補多一針。蘭姨補充,當地的漁民告訴她,自己不吃自己養的魚。聽後,我的心涼了一截。 

  魚塘也有一個雙城故事,各受不同的引力牽引。落在蘭姨手裏,是個祖傳產業,承襲一種世代相傳的養魚模式;落在一些國內漁戶,則是一塊租地,限在十年內追求最大利潤。

  我們的身體也是環境的一部分,漁民一句「養魚先養水」的慣用語,反映一個三贏的局面:不僅是魚,還有人和大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