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香港貧富懸殊情況
 反思服務無家者心得


2830 期(2018 年 11 月 1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九十年代至今,香港經濟轉型加劇了貧富懸殊問題,如昔日當貨車司機的收入遠較今天為高,加上大量月入不到中位數一半以下的相對貧窮人口,貧富懸殊情況可謂日益嚴重。建道神學院於十一月八日,假牛頭角潮人生命堂舉辦「誰是我的鄰舍?─香港個別社會羣組的貧窮情況與反思」講座暨課程簡介,分析本港貧富懸殊情況,思考如何有效進行扶貧工作。

 

  探討貧富分布不均現象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指,扶貧工作可分成短、中、長期,但即使派飯等短期的工作,也要有清晰的目標並能帶來較長遠的效益。例如令單親人士有更多時間陪伴子女,或讓失業人士有時間尋找工作等,最理想就是令有需要人士的生活情況得到改善,自力更生。

  他續稱,香港本地生產總值(GDP)全球排名第十,每年有3.5%增長,整體香港人收入並不少,然而卻有大量相對貧窮的人口,其中一個成因與外判工作有關。他以杜拜及阿布扎比為例,兩個城市共有85%外來勞工,然而政府政策保障了15%本地人口利益之餘,亦推出善待外來勞工的政策,為整體社會來帶好處。

  相比之下,香港保障本地居民收入的政策,如最低工資、薪酬架構尚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其中,外判工人遭受十分不公平對待,例如清潔工人月薪只有八千多元,如果政府願意帶頭保障政府外判工人的收入,相信會給予僱主壓力,善待基層員工,對社會帶來深遠影響。

  除了政府政策不足導致貧富懸殊問題加劇之外,葉兆輝指出人口老化、離婚率增加,亦是惡化貧窮問題的原因之一。他解釋,離婚夫婦原本同住一個單位,分居會增加住屋開支,同時單親家長需獨自照顧孩子,加劇貧窮情況。

  他認為,教會從事扶貧工作時,可參考坊間有關的貧窮人口分布的研究,例如元朗西北及東涌聚集比較多單親家庭、兒童及公屋住戶;葵青北至荃灣南聚集較多長者及公屋居民等,從而按需要提供適切的幫助。其中,他特別強調從事青少年及兒童扶貧工作的重要性,不止是對未來社會人才的投資,亦是買一個保障,因為從「佔中」等事件可見青少年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服侍無家者需調整心態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副總幹事羅瑞雲指,無家者是一個狀態,而非一種身分;通常指「無瓦遮頭」的露宿者,或是「有瓦遮頭」但居於臨時收容中心,或是惡劣居住環境等人士。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二零一六年資料,香港目前有二十一萬居住在舊樓分隔單位的基層市民。

  她認為,服侍無家者首先要調整好心態,才能進入他們的世界。「很多人認為只要努力就可以脫貧,其實不然,當我認識愈多無家者,愈會發現由於際遇不同,有時候真的不是努力就能改變。」她舉例,認識一位住板間房的伯伯曾擁有私人物業,但是為了幫孫兒還債,花盡幾百萬積蓄,甘願住在板間房,但他對家人的愛和願意犧牲的心,很值得敬重。

   在基督教信仰中,一個人生命的豐盛是指與上帝、自己、別人、其他受造物四方面,建立好多的關係,從而便可恢復生命光彩。「對於無家者,最困難是要讓破碎的家庭重新建立連結,因為他們常常會覺得家人會不接納他們,而且很可能幾十年沒有聯絡,甚至失去了聯繫方式。」她分享曾經有位伯伯與妻子離婚,三十年沒有見過女兒,後來在義工幫忙下,終於尋回成為了社工的女兒,形容那是令人非常感動的故事。

  此外,與無家者同行需要付出很多時間及耐性,她表示過去很多教會義工都有探訪過居住在籠屋、劏房和「太空艙」的居民,但提醒服侍他們不能太功利或只為了傳福音,而是要建立長期的關係,陪伴他們經歷悲歡離合及喜怒哀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