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動怒


2801 期(2018 年 4 月 29 日)
◎ 家庭牧養 ◎ 簡雷瑞怡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父母外出前,吩咐八歲的兒子好好待在家中,玩完一小時遊戲機後,便要去把功課完成。孩子答應了。兩個多小時後,父母回到家,一進門,看見兒子還在玩遊戲機,不由得怒火中燒,氣沖沖地說:「不是告訴過你,只可以打一小時遊戲機嗎?你這算是怎樣了?當我們的話是耳邊風嗎?好吧,我現在就把遊戲機收起來,罰你一個月不可以玩。」兒子央求說:「不要嘛!」母親使勁地把遊戲機搶了過來,呼喝着:「現在立即給我去做功課。」兒子用手抹着眼淚,走進了房間。

  相信我們都曾經因孩子的事情生氣,回想一下,如果當時我們能夠保持冷靜,會否可以避免動怒呢?怒氣之下的管教,又帶來怎樣的果效呢?

  像以上的例子,在怒氣之下,不但未能讓兒子學習到怎樣面對誘惑,培養兒子自制自律的能力,更未能令他對自己的行為知所悔改,反而容易對父母心生怨懟,甚或產生敵意。以兒子此刻的心情,雖然坐在書桌前面,可有心情專心溫習功課?相信這整天,家裏的氣氛也不會是愉快的了。

  當我們生氣的時候,可能理性上告訴自己不應該動怒,但按捺不住內心的怒氣,發了出來,不但對事情沒有幫助,更傷害了彼此的關係。慢慢地動怒,就是給自己時間空間,調控自己的情緒狀況,把內心的思緒整頓,慢慢地思想該怎樣處理,才會真正對孩子有幫助?

  父母(以平和的語調質詢):「怎麼了?還是在打機?不是說好了,只玩一小時的嗎?」

  兒子:「快完了!現正很緊張呢!」

  父母(堅定地):「時間已經超過很多了,請你立即停下來。」

  兒子自知理虧,停了下來,但卻露出一臉不滿的神情。

  父母嘗試調控自己的情緒,在兒子身旁坐下,平和地說:「打一小時遊戲機,是我們外出時的協議,是你同意的。怎麼了?現在是你違反規則,反倒過來向我們發脾氣?」

  兒子沒有做聲。

  父母繼續說:「我們在外掛念着你,特意買了你喜歡的蛋糕回來,想着與你一起高高興興地吃下午茶。回到家裏,看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很失望呢!」

  從兒子的眼神,知道兒子的心開始軟化。

  父母:「我們一家人平日不是很開心地待在一起的嗎?我真的不希望遊戲機成為破壞我們關係的魔鬼。好了,來,讓我們現在先吃蛋糕吧。」

  吃蛋糕的時候,也是進一步跟兒子交談的機會,慢慢地重申父母的關注和期望,心平氣和地跟兒子商討日後的安排。讓兒子明白,一家人的融洽關係,才是最珍貴的呢!

  正面的表達我們的情緒,堅持以愛相待,軟化孩子的心,縱然不是孩子的意願,也會願意接受父母的管教。

  「你們各人要 …… 慢慢的動怒,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一19-20)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