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這裏,不在別處


2801 期(2018 年 4 月 29 日)
◎ 平視人生 ◎ 李灝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有些塵封了的CD,重溫時感動依然。近日重聽Watoto一張專輯,邊播邊拖地,漫不經心,直至最後一首,我的注意力才從地板飄向半空中的音符。

  頭兩句是這樣唱的:「誰會在我睡前唱首搖籃曲?誰會抱一抱哇哇大哭中的我?」

  獻唱的是位非洲小女孩,歌詞繼續譜出她的心聲:「一張小小地蓆,睡了三兄弟姊妹。我們的爸爸走了,現在輪到媽媽,我們淚如雨下。誰來看守夜晚,保護我們?誰會待在這裏,吹熄床前的蠟燭?」 

  我們不會對Watoto感到陌生,他們是隊來自烏干達的兒童合唱團,幾乎年年都來香港演出。團裏的小朋友生於亂世,父母不是魂斷於槍炮之下,就是給愛滋病奪去生命。幸好一對外籍傳教士動了慈心,委身該國,除了教他們唱歌,更築起一間又一間平房,使孤兒們不再顛沛流離。上述一曲名叫African Lullaby(非洲搖籃曲),最後數句筆鋒突然一轉,殺我一個措手不及:「你會為我唱首搖籃曲嗎?你會來抱抱哭着的我嗎?當我一覺醒來,你會在我身邊嗎?」

  歌詞首尾呼應,搖出一籃子問題,不過對象迥異,由開首的“Who will”,轉成結尾的“Will you”,差別在於後者埋身得多。

  「誰是我的鄰舍?」有人問耶穌。也許,一個較貼近天父心意的問題,可以改為「我願意成為你的鄰舍嗎?」由“Who is”變成“Will I”,代表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後者把問題看成「在我這裏,不在別處」(in here, not out there)。遠方的問題與我何干?一日沒有人把問題視作一己的問題,那個問題只會持續下去。我們不去回應,正是問題所在。

  生於十六世紀亞維拉的德蘭修女留下一席深刻的話:基督現在沒有身體,只有你的身體。無手無腳,只有你的手腳。祂是透過你的眼睛看出地上的憐憫;你的腳是祂的腳,行在大地做好事;你的手是祂用來祝福世界的手。

  主的殿在我這裏,不在別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