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傳道的迷思:神為何要用一張白紙?


2744 期(2017 年 3 月 26 日)
◎ 傳道故事 ◎ 潘凱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不少人認為,青年傳道魄力好、包袱少、可塑性高。不得不承認,神學院時期(二十四歲)的我們確是自信滿分。可是,當衝擊來,胸前「勇」字和神學院功課只能「打空拳」時,自信就頓變為自我懷疑的化身。

  去德國本來是進修和支持宣教士,所以沒有加入差會。萬沒想到宣教士退休,工場無人接管。我從未想過當宣教士,神學時就只修過一門宣教科。但身為遊子,教會為家,最後還是決定接棒,當時我還未到三十歲。

  那時教會只有二十餘人,流動性大,信主最久也只有兩三年,牧者必須「一腳踢」:崇拜、講道、兒童事工、學生培訓、探訪、佈道、接待短宣隊、婚姻輔導⋯⋯。我常自問:一個剛畢業的年輕女傳道,要牧養比她成熟的家庭、培育第一批領袖,真能做到嗎?當地所屬宗派不承認女性為主任牧者,還有主持聖餐和洗禮等問題,應如何自處呢?還有如何幫教會籌款和找短宣隊?每當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我都會問上帝:為甚麼要用我這張甚麼都不懂的白紙?

  記得有次團契,有位姐妹帶了未信主的媽媽來。她第一句話便是:「我吃鹽多過你吃米,妳甚麼都不用說了」。坦白說,宣教士走後,對於這個餐館小團契,一心只想「維持這幾個姐妹就好」。試問哪個廚師大哥想跟個小女孩聊天呢?及後還來了更大的衝擊:一位留學生的異常表現升級,不單影響聚會進行,更誣告我和丈夫盜取其銀行賬戶資料、被某教會趕出來等。他用聖經和七言絕詩,宣言「替天行道」化了骨都要擊退我們。教會裏有很多慕道者,若不小心處理會影響很大。當地精神科醫生因語言關係亦難以跟進,他身邊沒有家人和朋友,十分無助。

  雖然困難重重,但這等疲憊反而讓我們睡得更沈;因親身經歷誣告,我們講解聖經時多了份真切的體會;這些前線經驗,讓我們更深切體會到留學生的需要。就在這些挑戰洗滌下(像削洋蔥皮一樣),我們被削到最後,就發現人生最珍貴的道理:

  若不是經歷無助,就學不會單單仰望主;

  人若沒有停下來,就很難發現—上帝在工作!

  上帝竟然藉那位精神病弟兄的事,讓剛委任的領袖們學會他們的角色,教會沒有猜疑反而更合一。幾年後,那個餐館小團契亦從幾個小女人發展到十幾人,還有大男人;他們從害怕開聲禱告,到每人都輪流領禱、帶詩和帶查經。這肯定是上帝的工作!

  我終於明白上帝為甚麼要揀選我:正因我是一張甚麼都沒有的白紙,這才能說明—一切都出於上帝!這本來就是上帝希望人在事奉裏發現的寶貴道理。我雖年輕,但能這樣去榮耀上帝,有多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