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元


2734 期(2017 年 1 月 15 日)
◎ 文林 ◎ 梁麗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不久前的一天,我因身體不適到某間政府診所看醫生。候診期間,忽然聽到收銀處的姑娘大聲嚷道︰「婆婆,你的醫療費用豁免證明書已過期,現在要收四十五元掛號費。」

  「我……我沒有帶錢。」只見一位拄着枴杖的婆婆一邊說,一邊在口袋裏摸來摸去。

  「那你回家去拿錢吧。」

  「我住得遠,腳又痛。」

  「沒辦法,我也幫不了你的忙。」

  「……」

  目睹婆婆一臉無奈,步履蹣跚地走向診所的大門,我頓時動了惻隱之心,於是快步走到她面前︰「婆婆,妳要回家去拿錢嗎?」

  她望了我一眼,說道︰「我住的地方沒有巴士到這裏,來回要走一個多鐘頭……」

  話音未落,我拍拍她的肩膀︰「婆婆,我幫你交錢吧。」

  「怎麼好意思呢?」她露出驚訝的眼神。

  「不用客氣。」說完我便牽着她的手來到收銀處,對那位姑娘說︰「婆婆忘了帶錢,我幫她交四十五元掛號費。」

  她愣了一愣,用奇怪的眼神盯着我看了幾秒鐘。未幾,她對婆婆說︰「拿妳的身分證來登記吧。」

  辦好手續後,我帶婆婆到指定的診症室門口坐下。這時,聽到擴音器叫我的名字。正準備離去時,婆婆突然拉着我的衣襟說︰「妳真是個好心人,我不知道怎樣感謝妳才好。」

  「不用謝,祝妳早日康復。」我報以一縷微笑。

  說實話,四十五元對香港人只是一頓普通午餐的價值。然而,對於一個有急時之需的老人而言,這個小錢卻能大派用場。

  同樣是四十五元,但在四十年代的中國農村,對於一個窮寡婦來說,其價值是不容小覷的。這要從外婆的坎坷經歷說起。

  二十世紀一十年代初,出生在窮鄉僻壤的外婆,甫出娘胎便作人童養媳。十八歲那年,跟她結緍僅三個月的外公到泰國謀生(這時外婆已懷着我媽),一去便杳無音訊。直至我媽五歲時,外婆才驚聞外公在異鄉另娶一房並生兒育女。

  不可諱言,這對外婆是一個何等大的打擊!

  幸好,年輕漂亮的外婆沒聽親戚勸導改嫁,而是含辛茹苦把女兒撫育成人,並節衣縮食供她讀書。為了生活,外婆經常起早摸黑到山上挖木薯當粮食充饑,有幾次差點跌落山崖。

  雖然外婆過着三餐不繼的貧苦生活,但她得知同村的一個窮寡婦死於非命,卻沒有親人為她辦理身後事,便義不容辭拿出僅有的四十五元積蓄,買了一具棺材將那婦人埋葬。

  村裏村外的人得知外婆這個無私的善舉,不但對她肅然起敬,而且稱讚她善良的心如貫日月,像太陽一樣照耀別人。

  外婆一生樂善好施,無論是乞丐盲啞還是孤寡窮人,只要她有一分綿力,都會毫不吝嗇地給別人幫助。在耳濡目染下,她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

  當然影響我最為深遠的,是聖經的教導︰「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三27)因此,每當遇到有需要的人,我就會鞭策自己要踐信於行,作一個聽道又行道的基督徒。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啟思】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