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31 期(2016 年 12 月 25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有司機抱怨,他知道某處塞車於是走了另一條路,結果乘客投訴他繞路。一般人會告訴他必須先有溝通。也有乘客拒絕司機建議,堅持走最短的路,結果在路況不順的環境下,聽盡司機難聽的說話。溝通以後,得不到心目中的答案,不少人還是不能接納。世事往往如此,因為人一般只想跟自己的意思行。
非洲的諺語說,如果要走得快,自己一個走;如果想走得遠,與人一起走。大概學習團隊合作的人都聽過這話,那是很有人生智慧的說話。一個人若只須隨己意而行,做決定和行動都可以很快。你走了一半,那些團隊可能還在桌邊開會。不過,遇上困難跌倒,可沒有人扶起你,出力幫助你走下去。
愚見以為事奉是團隊工作,因為信徒是羣體。呼風喚雨的大先知以利亞也有目不識丁的寡婦隊友,天父當然不是要開他的玩笑。我也認識很有才幹很熱心的人,只是不能與人同工,的確走得很快,只是真的走得不遠。一個人要怎樣走,得要他自己決定,因為與人一起走,是很不容易的,要痛下決心還要堅忍到底。在現實社會,如果你坐在車上,你要怎樣走,視乎坐駕駛席的是不是受薪者,都是權力關係。太習慣這種方式,在天國會踫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