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難是做回自己


2715 期(2016 年 9 月 4 日)
◎ 信.道.靈.心 ◎ 許德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時常聽到有人對怯場的人說:「不用緊張,做你自己就行了。」不知道這對當事人而言,是多難的事?對當事人而言,最緊張的,是他要打造給對方一個印象,而這個要打造的印象卻不是他最自然的一面。假若當事人的自我價值完全倚靠在別人對他的肯定上,社交和工作上的焦慮(甚至恐懼症)就因此出現了。

  前晚林青霞與一眾女星一起出席《偶像來了》發布會,席間大家都以世外高人來形容她。反而青霞輕輕帶笑反問﹕「我有上過神壇嗎?今次我很高興能飾演我自己。」首度參加真人騷,她坦言最初並不太適應真人騷的拍攝方式,笑稱自己是怕鏡頭的人。林青霞說﹕「我演過一百部戲,演其他人覺得都沒那麼難,最難演的是自己。我會怯場,在一個攝影機面前我都會緊張,沒想到我上這個節目,面對這麼多攝影機,我覺得可以這麼自然表現真的自己,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突破。」(明報,2015年7月21日)

   真沒有想過,演戲多年的林青霞都曾感到怯場,原因不是為演出,而是流露真正的自己。今年六十歲的她,已經修成正果,可以「自然表現真的自己」。

  我們這些在社會上「適應了」的人,過去成長期都或多或少經驗過「社會化的歷程」(Socialization)。社會化就是通過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道德風俗,教化人控制自己的衝動,按照風俗、道德和法律許可的空間,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換句話說,為了生存,我們都學會了求生技倆,例如見到甚麼人,學會講甚麼話會容易過關或令人喜歡。我們也要為了生活而扮演某些角色,發揮某些功用(如老師要有傳授知識的功用,父親要有賺錢養家的功用)

  按照容格心理學會,人的前半生都是學會用戴上社會接受的面具(Persona)去生活,但真我和面具總有一個差距,人就將這真我內這些不合乎社會期望的特質壓抑下去,慢慢就成為我一個不願意面對和承認的「陰暗面」(Shadow)藏在潛意識裏,侍機撲出來。下半生的靈性成長,乃是面對生命的陰暗面,把它整合到人格裏面,成為一個更真實的自己。

  成為自己是一個過程,可不是那麼容易呢。紐約猶太裔著名精神分析師米高艾根(Michael Eigen)說過:「人要花一輩子的時間成長成為自己,成為一個自己可以安身的家。」(It takes a lifetime to grow into oneself, to become a home one can say yes to.)

 (編按:本文作者應為許德謙,前曾誤值為陳錦權,謹此致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閱讀起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