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活在恐懼時代
 親近上帝得着喜樂


2701 期(2016 年 5 月 2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面對世界各地的天災人禍、疾病和政治動蕩,整個地球都被恐懼奴役,基督徒處身於這樣一個恐懼的世代,應如何緊靠上帝,得着從聖經而來的平安?基督教宣道會北角堂與建道神學院已於五月十五至十九日,假該堂舉辦侯士庭博士靈修神學講座「在恐懼世代中活出信仰真諦」,由加拿大維真學院創辦人及首任院長侯士庭博士(Dr. James Houston)主講。

  痛苦中感受上帝臨在

  侯士庭博士在首講「公共夾縫中的真理曙光」中分享,當下世界面對氣候變化、生態災難、喪失民主,以致新核武競賽等,都成為全球化的集體恐懼,「恐懼就像傳染病,當世界某一地方恐懼時,世界的其他地方也連帶恐懼。」他續言,恐懼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之一,但香港人最嚴峻的問題是不習慣將情感表達出來,愈長大愈把情感收起,然而恐懼繼續存在,人卻選擇以酒和毒品換來短暫的快樂,驅逐心中的恐懼,結果墜進另一陷阱裏。

  他續言,基督徒應有受苦的尊嚴。基督徒受苦並非壞事,痛苦能令信徒生活更充實,因為我們所信的是一位受難的主,當信徒所受的苦愈與主的受苦接近,便能愈得到祝福。當面對過於自己所能承擔的痛苦時,基督徒必須對上帝有信心,「我們縱然在痛苦中流淚,但亦有尊嚴,每一滴眼淚也不浪費,在痛苦中得到救贖。」

  「我們一直被恐懼所纏繞。」他說,人的一生充斥着各種的恐懼,而眼前短暫的恐懼是來自缺乏對上帝的愛,保羅曾說「不要害怕」、耶穌在加利利海中曾向門徒說平安,這都是出於對信徒的試煉。他續指,減少恐懼的最佳方法就是直接面對恐懼,而神的存在能讓人感到喜樂,多點喜樂,就能減少恐懼。

  侯士庭認為今天整個地球都活在恐懼的奴役下,有兩個使命可作,第一使命是學像門徒到世界各地傳福音,特別是跨文化,因為各國的文化均對世界有所貢獻,應海納資源,互相學習;第二使命是讓基督教成為現代科學的基礎,因其他宗教無法與科學結合,科學的可量度性能引起無神論者的興趣。他認為過去世界少談論宗教,但近年因中東爆發宗教問題等因素,令人再次關注宗教,信徒應把握機會宣講信仰,又提醒:「做基督徒只是做 一個真真正正的人,人的模式就是耶穌,我們要學像耶穌,也要為神想得更大更遠。」

  籲信徒重視教會年曆

  侯士庭在第三講「在平凡日子中活出三一的奧祕」中,指華人基督徒平日生活在中國十二生肖的年曆中,各年份出生的人都有所屬生肖的特徵,惟他認為這與聖經的教導相反。「上帝創造了人,讓人去定名動物,現在卻變了動物定名我們,甚至限制人的性格。」除了十二生肖外,他又留意到西方國家雖有慶祝聖誕節,內容卻十分商業化,例如着眼於裝飾、商品及各式各樣的消費項目,但全然與耶穌誕生無關。因此,他認為基督徒應用良知去排除這些商業化的現象,並跟隨教會年曆,由將臨期開始默想禱告。

  他以為期四十天的大齋期為例,指《路加福音》詳細記錄了大齋期每一個步驟,以及上帝如何與罪人同行。他形容這是一個悔過的季節,可以禁食祈禱等方式,學像耶穌一樣戰勝一切引誘,又籲基督徒在這期間重新思考門徒身分,了解何謂門徒。談及安息日,他表示這是一個分別為聖的日子,分享自己每逢週六中午,都會與家庭成員一起為翌日的主日崇拜祈禱。「可是傳統改變得很快,今天安息日卻成了整星期最忙的日子,信徒沒有安息日的身分,也沒有在日子來臨前準備心情。」

  問答環節,有會眾指香港教會年曆常與教會行政、工作和各樣事務衝突,以致未能平衡兩邊時間。侯士庭稱,明白基督徒活在兩個不同年曆中的景況,建議應盡量持守安息日的身分,並常要具備警覺性,從忙碌中得着自由。「我們可在生活中多點思考默想,透過屬靈退修會幫助我們,尋找上帝的道改變生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專輯】

【「性」在反思】

【信仰重尋】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圖像春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道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