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69 期(2015 年 10 月 18 日) ◎ 教會之聲 ◎ 陳德昌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隨着科學進步,政府普及醫療福利政策、醫療事工的規模和資源的龐大,教會醫治功能便因此逐漸式微,慢慢就變成與世俗醫療機構無異。
「醫療主日」的出現,正是要鼓勵信徒不要放棄這福音的「戰場」:雖然教會未必能在醫療事工(特別是醫院)有直接的角色,但我們仍要關懷牧養前線的醫護人員,為他們無私愛心的服務代禱;亦要關心社會醫療系統的發展,讓市民都接受平等的醫療機會、同時教會也可動員醫護專業的信徒,在日常的服務內外都願意持「多走一里」的心志,以基督憐憫的心懷向病友、家屬提供具愛心及尊重生命的全人關顧醫治,在專業中「作光作鹽」,在同儕中樹立良好榜樣。
近年,不同醫院都有由不同堂會聯合成立的「院牧事工」,結合不同教會及社區網絡,在醫院裏向員工、病友及其家屬提供專業的「臨床牧關」服務。這是一可喜的現象,據資料顯示,基督教教會全港超過九成以上的醫院都設有「院牧事工」服務,其中部分醫院也提供「臨床牧關」的專業認證訓練課程,從而提供「全人關懷」的關顧。然而,就筆者有機會在院牧事工擔任「主任院牧」的機會,實在感受到教會和信徒要對「臨床牧關」的事工有更多的認識和參與,起碼不要把「床關」和「床福」混為一談;也願意支持堂會的教牧和信徒接受「臨床牧關」訓練和事奉。此外,也祈願有關的培訓機構能在「資歷」認證上更多努力,以合一的精神,多溝通、聯繫、交流,優化,為有志在「臨床牧關」事奉的弟兄姊妹提供合宜的訓練。因為稼多人少,我們要求那憐憫人的主打發更多工人到工場去收割,讓教會能恢復「全人福音」的承傳,為全人健康的遠象而同心努力。
陳德昌(循道衞理聯合教會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