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美傳統—基督教九龍五旬節會的傳統與賡續


2668 期(2015 年 10 月 11 日)
◎ 香港教會巡禮 ◎ 楊國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今年是本會立會五十七週年,除值得在「五旬節家」成長的肢體感恩之外,也是讓我們回顧教會歷史的適當時候,叫我們不要忘記前人是如何走過來的。當我們回顧的時候,就會醒覺九龍五旬節會的各方各面,包括了牧養模式等都源自前輩先賢遺留下來的優美傳統,這是與我們的教會文化息息相關的。

  教會文化

  本會立會五十多年來的行事或決議,甚至牧養模式等的轉變,都由一套準則所規範,包括三個層次:價值觀、信念和行事方法。

  (一)價值觀

  價值觀是一種處理事情、判斷對錯、選擇取捨的標準。教會將這些價值觀化為「信綱」,所以必須先理解教會的「信綱」,才能進一步明白為何本會在這幾十年的牧養模式有這些轉變。本會於一九五八年十月三十日成立,並立刻進行訂定治會規章。規章內共分五章:第一章「總綱」,第二章「堂議會」(即會友大會),第三章「值理會」,第四章「財務」,第五章「附則」。整份治會章程經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七日值理會通過,同年十二月十五日提交全體會友大會通過發生效力。其中第一章「總綱」第四條為「信綱」,顯示五旬宗的神學理論都與正統教會認同,不願偏走極端。

  雖然本會十分注重聖靈的工作,也曾被個別教會標籤為「靈恩派」,實際上本會由立會起,便十分看重神的話語,並鼓勵信徒讀經、研經。嚴格來說,本會把聖道與聖靈看為同等重要,這可從本會於一九五八年便開始主日學,以及所具的規模就可見一斑:本會立會初期已有十二班主日學,共有二百八十五名學生。相對於崇拜人數,幾乎全教會的會眾皆是主日學學生。

  (二)信念

  信念是我們信徒在聖經知識的基礎上,所抱持堅定不移的觀念和真誠信服與堅決執行的態度。簡言之,信念也就是支撐教會價值觀的核心信仰。我們認定全備福音的信仰,可以由耶穌的四個身分概括出來:耶穌是救贖的主、耶穌是靈浸的主者、耶穌是醫治的主及耶穌是再來的王。

  由於這幾方面的信仰,不單影響教會行事的優先次序,也創造了我們的教會文化。因我們相信耶穌是唯一的救主,信徒將來都要向祂交賬,所以我們絕對不會忽視救恩,並且很強調信徒在傳福音的責任。教會在佈道事工一向都竭盡所能;在參與全港佈道大會方面,如葛培理佈道大會,包樂佈道大會及葛福臨佈道大會等都不遺餘力。另外,我們看重個人屬靈經驗,所以我們鼓勵弟兄姊妹追求這屬靈的經歷,曾舉辦過不少次的通宵禱告會、禁食禱告會、禱告網、禱告鍊、禱告讀經營、夏令退修會及靜修營。近年,教會更推動弟兄姊妹參與「亞細亞聖徒訪韓聖會」。教會對聖靈的追求可說數十年如一日。

  (三)行事方法

  行事方法,是教會文化中最真實、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部分。因每個個體均有獨特的思想、背景、態度、個性、行為模式及價值觀,所以教會需要訂定一套公認的和必須遵守的行事方式。當本會成立時,為了杜絕流弊,採用了公理制,又稱會眾制。主張堂會獨立,並由會眾議決一切教會的內部事務。本會以會友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每年以遞補方式選出若干值理組成新一屆的值理會,以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行事。這原則的精髓是尊重不同意見,每一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雖然如此,我們教會的議會制度並不涉及信仰準則和禮儀(有關這兩方面的規範,值理會多交由牧師長老團探討和決定)。所以我們教會的教牧人員和信徒的行事模式,必須遵從議會的議決,絕不會由一人說了算,必須由會議決定。這樣教會犯錯的機會相對較少,但稍為犧牲了行事效率。這個做法的優點絕非選擇更正確的方案,獲得較最好的效果,而是「多數人要為自己的抉擇負責任」。

  牧養模式

  九龍五旬節會正式成立於一九五八年,若要追本溯源可至一九零七年十月,與當時的香港五旬節堂同出一源。由成立至一九五八年十月,共約五十一年,期間雖然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但相對於最近五十年而言,社會的變化不大,所以教會的生活亦十分簡單。從香港五旬節堂五十週年特刊得知,當時教會有組織和結構的只有值理會,主日學和詩班;而值理的設立只是為了從旁協助教牧同工的工作。教會的牧養主要是透過經常的聚會,如:主日崇拜,祈禱會、主日學,和不定期的培靈會與探訪等進行。

  在基督教九龍五旬節會正式成立之初,牧養模式仍是蕭規曹隨。為了便於關顧和牧養不同年齡層及性別的會眾,以及對應當時的需要,除了原有的主日學外,增加了傳道部負責主日崇拜、佈道、禱告會及特別聚會等;詩班改名為聖樂部、主管聖樂訓練及詩班於崇拜聚會中負責歌頌等事宜;慈善部的設立是要關顧經濟上有需要的肢體;而團契工作則由青年部、兄弟部,和婦女部分擔;同時又把探訪部易名為聯誼部。教會結構的發展至一九六一年已初具規模。但隨着時代的轉變,從一九五八至二零零一年期間,教會的牧養模式亦因應會眾的需求而曾有所改動。

  二零零一年起,教會因應時代需要探討進行分齡牧養(下文將有更詳盡的論述),除將教會分為五個牧區(六十五歲及以上的長者劃歸長青牧區;樂年牧區為四十五至六十五歲;青成牧區為二十二至四十五歲;少青牧區為十二至二十二歲;十二歲以下歸入兒童牧區),由專責同工執行牧養工作外,更將教會某些部門改組以切合時代的步伐(如文字部改為文字資訊部)。

  楊國超(九龍五旬節會主任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