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會的家國情懷


2661 期(2015 年 8 月 23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國內部分教堂的十字架被拆卸,引致境外教會(包括基督教及天主教)的關注,香港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也公開呼籲為國內教會及信徒代禱,求主厚賜平安。

  香港教會及信徒,長久以來也有一份「中國情」。事實上香港戰後第一代的牧者及信徒,多來自中國大陸,教會名稱亦十居其九冠以「中華」或「中國」的名號。例如「中國基督教播道會」、「中華基督教禮賢會」、「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以至今天的香港基督教循道衞理聯合教會,在一九七五年聯合之前,也分別叫「中華循道公會」及「中華衞理公會」,可見不單是其根源,而且其身分也有着濃厚的中國色彩。

  戰後第一代的牧者以至神學院老師,多是因戰亂或政權易手而南來,他們多像同樣南來的學者如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徐訏等一樣,感嘆中國山河變色、中華文化花果飄零、民不聊生,而心中升起莫名的悲傷和感慨。香港教會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冒起種種心懷祖國、為國家及同胞求平安的情懷。那時凡是打起為國家守望、為同胞祈禱的聚會或運動,必人頭湧湧,會眾熱淚盈眶、場面令人感動。至文革十年,國內教堂被封殺、聚會停頓、牧者多被流放上山下鄉,香港教會及信徒更迫切的為國家守望。

  及至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宗教政策比較寬鬆,香港教會及牧者則多了北上交流,雖然起初仍是步步為營,恐防有所閃失。但漸見國內教會愈趨開放興旺,神學院亦多了,香港教會及信徒開始放下心頭大石,亦較少區分甚麼「三自教會」及「家庭教會」,中港兩地教會的交流趨於頻密及正常化。

  可惜這個現象隨着近年內地日趨富裕和香港「本土主義」的崛起而面臨危機。香港教會素來視國內教會和信徒為嗷嗷待哺的「弱勢社羣」,亟須接濟及關顧,這份「由上而下」的施捨(好聽一點叫「分享」)意識,一下子因國內愈來愈富有(教會也愈建愈宏偉)而出現脫臼(disorientation)的尷尬,突然之間我們不知道應如何「平等看待」國內教會。而另一方面,隨着老一輩的牧者及信徒領袖老去或離世,八十後、九十後以至零零後的新一代教牧和信徒,在血液裏已沒有昔日先賢般的「中國心」,他們多像香港新一代一樣,重視的較多是本土意識,其做神學的方法以至牧養的模式,也鮮有甚麼「家國因素」。

  今天我們面對的挑戰和考驗,就是如何承傳及繼續香港教會的「中國心」,一方面不忘我們是中華兒女的身分,繼續切切守望中華大地及十四億同胞的福祉。際此天津爆炸傷亡枕藉,加上國內教會十字架被拆卸的風波,其實國內問題,亟需守望及關懷,這不單是上一代先賢的心情,也是我們逃不掉的責任。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