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之所近,力之所能」


2660 期(2015 年 8 月 16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澳洲雪梨一家書店,竟發現有一本中文書籍,蒐集了胡適先生的多篇作品,其中有幾篇是他向大學生演講的講辭。

  幾篇演辭各有不同的重點和主題,但不約而同引用了清代大儒章學誠的八個字:「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借以勉勵大學生不論是求學抑或求職,都要認真依循的原則。

  胡適先生對準大學生說,選科切忌短視和功利,或只道聽塗說,別人說甚麼甚麼好便跟着做。他慨嘆當時(差不多一百多年前了)天份比較高的都跑到醫、工科去,其他如文學、歷史、科學等便乏人問津。誰知道過了一個多世紀,今天大中華兩岸四地也是如此。

  他嘆息青年人忽略了自己的志趣,只滿足別人及社會的期望,結果往往累己累人。他說:「譬如一位有做詩天才的人,不進中文系學做詩,而偏要去醫學院學外科,那麼文學院便失去了一個一流的詩人,而國內卻添了一個三、四流甚至五流的飯桶外科醫生,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你們自己的損失。」

  看香港今天高考「狀元」,也多選擇唸醫科唸法律(例如今年十一位5**「狀元」其中七位全選醫科),這究竟是人云亦云,抑或遵循「性之所近,力之所能」的大原則,所選的務求符合自己的志趣,也是一己的能力所及。香港教育當局近年推行「生涯規畫」,如果它有助莘莘學子及早發掘自己的興趣,掌握自己的能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胡適先生引述自己的例子,他說年輕時考取了官費出洋留學,家人苦勸他要唸些實用的科目如開礦或造鐵路之類,他抵埗美國後,想了一輪,終於選擇唸農科,認為這也對國家有幫助。但唸了一年,漸覺了無興趣,每天只是對着牛羊,於是毅然轉到文學院,改唸哲學及文學,結果成為近代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

  我並不反對唸醫唸法律,社會實在需要好的醫生和好的律師,問題是社會也需要哲學、心理學、文學、人類學⋯⋯;但誰去修讀這些學科呢?我絕對不相信香港的年輕人沒有這方面的興趣,只是他們害怕唸這些科目討不了飯吃,結果正如胡適先生所言,我們的社會只多了許多三、四、五流的醫生和律師,而且他們一生都不很快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