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低iPhone,與人Eye Touch


2545 期(2013 年 6 月 2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鐵路上、巴士內,你的雙眼花了多少時間盯着智能電話和平板電腦?還記得坐在身旁的乘客是誰嗎?國際著名佛學大師一行禪師正身處香港講授佛學,早年獲派來港的弟子法欽法師,提醒香港人『放低iPhone或iPad,嘗試睜開雙眼、放慢腳步,與身邊人Eye Touch(眼神交流)』,建立真實人際網絡。」 《明報》20.5.2013

  佛家以前勸人「放下屠刀」,現在與時並進,勸人放下iPhone(智能手機),果真是走入人間。

  為甚麼苦口婆心的勸人放下iPhone或iPad,大概是看到近年眾生癡迷於智能手機到廢寢忘餐、六親不認的地步,不論任何地方,餐廳也好,地鐵車廂也好,甚至過馬路途中,十個人之中至少有四至五個都是捧着手機在撥撥拉拉,無時無刻不保持在線狀態。

  最近有一本書:《人格無法離線—網絡人格如何入侵你的真實人生》(Virtually You: The Dangerous Powers of E-personality),作者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精神科教授埃利亞斯.阿布賈烏德,他在書中警告說,隨着智能手機的濫用,所謂「E一人格」已呈現「多重人格」的病癥,即「網絡人格」騎劫了「真我人格」。而網絡的無限制與各式軟件,驅使人的「本我」(Ego)充滿混亂、不受節制、漫無組織,只根據即興的「快樂原則」來生活。

  情況就如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流行吸煙,當時人人以吸煙為時尚,甚至看為身分和性格的象徵。但漸次吸煙的遺害才出現,肺氣腫和肺癌的數字直線飊升,相關的醫學研究陸續發表,然後出現「吸煙危害健康」這六個大字,但已是香煙普及化了起碼半世紀的事。

  智能手機等網絡科技一日千里,只是相關的身心健康研究追不上前者的速度,令人不為意它的影響,但明智的人必須警惕它潛在的害處。

  相比於佛教,基督教人士多正面看待網絡文化,視智能手機等工具有助於傳遞福音,是故教會中人多不自覺成為低頭一族。佛門弟子六根清淨,其慧眼不容小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