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賑災與捐獻
 預防勝於援助


2543 期(2013 年 5 月 1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日前通過撥捐一億予賑災基金協助四川雅安地震重建,旋即引來部分市民批評,他們認為捐助物資較為恰當。施達特備分享會:「捐?不捐?」─再思賑災與捐獻於五月九日舉行,由施達基金會總幹事陳念聰醫生主講,以經驗分享最恰當的捐助方法。

  從一九五零年至二零一一年的天災人禍紀錄顯示,泥石流、氣侯、山火、水災、強風明顯持續遞增。「有很多人都會問天災從何來?」陳念聰醫生說,他引述多段經文解釋耶和華掌管災禍,其中包括以賽亞書四十五章五至十一節,他說:「造光,又造暗,施平安,又降災禍。耶和華早就已經承認賜福降災都是從祂而來,但有些信徒卻仍會為祂解說不會降災。」

  不少人認為捐物資比捐錢好,但陳醫生指出很多時在受災地區見到很多不合用的物資,例如熱帶地方收到羽絨或高跟鞋,最後淪為垃圾,亦顯得對當地人不尊重。當外國機構提供援助時,有時候也會錯配資源,引來副作用。他舉例指南亞海嘯時一些援助機構為令漁民安全,重建時把他們的家遷到遠處,結果他們無法為生;救助海地時,又寄大量米到當地,結果拖跨當地賣米經濟。他引述《紅十字會賑災行動準則》第六項,救授時應力爭依賴當地人力物力資源開展救援。

  陳醫生認為傳媒報道只着重將捐款用以派發物資,少談最重要的重建和防災,他說:「賑災就如醫人,我們不應該將錢投放在醫療上,預防勝於治療,應從預防疾病入手。」他解釋天災發生在不同的地方,天災引來的嚴重程度盡不同,他以四川和日本地震作例,日本因擁有更多防震設施,所以死傷率較低;四川因為房屋質量較差和開礦過度造成嚴重傷亡。他續言貧窮與受災是一個惡性循環,貧窮限制了抵禦和防災的能力,災後居民難以恢復生計,再度落入貧窮中,所以必須打破循環,作好災害管理。他指短期行動包括救援和重建,長期行動是幫助社區發展和減災防災。他無奈指出:「香港政府賑災基金只允許用於派物資,就算價錢相差不遠,只能捐帳幕,不能興建房屋,制度限制了救援工作。」

  因媒體經常報道一條村的情況,令物資集中在那一條村,故施達的救援工作會先找被忽略的村莊,再找當地教會合作,並以救助弱勢社羣為首,以達「藉教會,經教會,扶貧濟困」。施達會培訓當地教會領袖,教導當地人基本應變措施及提高對災害的警惕意識等,亦將福音傳開,陳醫生說:「災難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切入點,讓政府和人民看見當地教會的工作,令教會地位改變。」

  他續指,當地教會在災難中可以成為社區行動的推動者,支援和動員工作;從外界獲得災害預警資訊,提供予當地人;為邊緣社羣發聲,確實最貧危的社羣;以禱告、支援、接待等關顧人;成為社區的和平之子;傳承基督價值觀,對抗不公義;提供領袖培訓的資源;組成強大的義工班底,回應將來的突發事件。他直言施達與受災地教會合作有不少挑戰:「若是貧窮地區,他們可能缺乏技術和技能,而且教會內部本來可能已是分化和競爭的局面,又或他們的神學觀與我們有差異等。」

  在問答環節時,有與會者問及機構救援時所用的行政費如何算是合理。陳醫生解釋,在一般緊急救援下,使用15%或以下行政費算是合理;若有重建項目,因為動用的人力較多,如要騁請輔導和教師等,行政費一般會達30至40%,他說:「這只會參考數字,主要看人力還是物資較多。施達夥伴教會工作時都有監察捐款運用,如購物時必須要有三個不同供應商的報價。」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