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徑與回應


2538 期(2013 年 4 月 14 日)
◎ 有李可陳 ◎ 李鴻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處身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我們不難發現傳播的途徑實在多。同一信息可透過各式各樣的電子傳媒(電視、電腦網絡、人造衛星、電台等)及印刷媒介(報張、雜誌、書刊、海報等)傳遞。不但如此,同一信息也可展示於不同的地方和場合。不單可以在巴士、電車的車身上去賣廣告,連的士、小巴的車身也可貼上廣告,甚至有流動廣告車來提供廣告的服務。大厦外牆、會展場所、店舖門口、隧道入口,以至大街小巷,處處都成了標示廣告的地方。還有傳銷和直銷的手法。這一切都在說明,傳播的途徑不僅愈來愈多,而且愈來愈直接。

  反觀教會在佈道方面所用的傳播途徑,教會實在需要急起直追。除了大型佈道會、小組或個人佈道等方式之外,我們應設法多利用電子傳媒去傳福音。目前除了創世電視,在電視或電台去傳福音確實不容易,但只要有更多基督徒從事這等行業,尤其有更多當上主管的時候,透過電台或電視傳福音便會更容易。

  教會舉辦大型佈道會,也應利用更多現代傳播的技巧和途徑,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宣傳手法如是,處理及安排佈道會內容也如是,總要以現代和多元化的方式去傳。此外,也應從傳銷和直銷的角度去部署我們的佈道大計,捨其短而取其長,以促進個人佈道的成效。

  在傳播過程中,受眾對傳者所發出的信息會有所回應,傳者亦會根據回應而採取下一步的行動。不過,教會很容易因循地、一成不變地去傳。有些甚至不會理會佈道的成效,更不會理會受眾的回應。縱有事後的檢討,卻沒有跟進和更新。

  近期教會亦漸漸重視有關佈道的研究和調查,尤其着重探討向不同羣體佈道的策略。教會亦愈來愈重視佈道事後的檢討,並以檢討的結果去改進日後的佈道事工。這確實是一個好方向。我們必須根據受眾的回應去更新我們的佈道手法,以致福音更容易被人接受,使更多未得之民成為已得之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