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與管理之道


2497 期(2012 年 7 月 1 日)
◎ 觀景人生 ◎ 鄭景鴻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位老朋友最近有點納悶。因為,他一向引以為榮的大學母校,近年來不斷傳出醜聞,最近更先後被傳媒廣泛報道校內發生的性騷擾事件,引起校內、校友,以至社會人士,很大的震動。原因不僅在於涉事者包括大學祕書長及教育學院講座教授等校方高層,更在於事件反映校方缺乏應有的管理及性別意識,不單沒有向投訴人提供足夠支援,甚至在處理過程中對事主造成二度傷害。

  四書之一的《大學》,經文開宗明義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意思是說:聖賢做學問的功夫,就是要發揚與生俱來的光明德性,不被私慾蒙蔽,要敦品勵行,進而將道德與學問貢獻出來,也要能幫助他人革除舊習而自新,以至使社會不斷進步,事物能因而達到美善圓滿的境界。

  現代社會也視大學為道德與知識學問的最高基地。只是,隨著俗世物質價值的衝擊,大學也漸漸沾染了銅臭。追逐名利成了大學當局與大部分當時得令的高層人員的「核心價值」。甚麼社會良知、道德學問,只是外表的包裝與手段而已。

  一位曾在多間大型機構任要職的朋友,早前認識了他母校本系一位新來的外籍教授,教授隨即找他幫忙兼教一門課。朋友花了不少時間與教授商討計畫,隨後編好了全學期教材,獲教授通過後,大學書店亦進行訂購課本。朋友本懷著高興心情,等待為母校服務,怎料卻突然收到一位他不認識的校內人士的電郵,告訴他學系覺得他「不適合」任教。

  最後幾經跟進,獲得的回覆是,朋友多年前曾回母校兼教一科,當時學生在學期末對老師的評分很低。原來系方內部一直祕密存檔一份名單,規定不能再任用曾被學生評分低的兼任老師。作為管理人,朋友對此感到震驚。首先,此事顯露了系內行政管理紊亂,似乎是「左手不知右手」,白白浪費了無辜者的心血與時間。

  而最令朋友難過的是,他上次是在很匆忙的情況下獲邀任教。據知當時由於原來的老師不能任教,他才頂上。作為校友,本以為是捱了一次義氣,卻竟在不知情下,被永遠列入「黑名單」,聲譽受損。作為資深管理人,朋友更感到今天香港的大學,對老師教學評核制度的不合理。任何文明制度下,對職員的工作評核 〈performance appraisal〉都不會是單向的,更不會只由下屬對上級作評核。而被劣評者,更應該有公平機會回應。如果學生是老師工作表現的唯一評核者,而老師亦無回應機會,那麼為求自保,取悅學生便成為師長們的生存之道了!

  莫奈何!這就是今天高等學府的景象。《聖經》記載的文士與法利賽人,也不如是?撫今追昔,能不惘然!。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