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憶新說(上)


2436 期(2011 年 5 月 1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自己在年幼時,因為旅居華北,僅十五齡,喜好絲竹檀板。那時又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新奇科幻玩意,便酷愛京劇,成了個小戲迷。後來更加入了「票社」,是一群同好的醵資組成,每週定期湊在一起舉行「雅集」兩、三次。票社中人被稱為「票友」,也有延師教授的,多是些還在舞台上演出頗有聲望的伶人。

  一聚集起來便鑼鼓鏗鏘、絲絃琴笛拍和,行頭分生、旦、淨、末(淨是大花臉又稱銅錘),有聲如出谷黃鶯,亦有洪鐘大呂,除了戶內甚至坊鄰、里弄之間,連在樹下曠地、公園亭台,各據一方、各炫所長,叫好喝采。

  京劇據說是清代乾隆皇帝六十壽辰,徽班組班進京賀壽開始,到如今也只二百年多些,集各劇種之長,去蕪存菁自成一系,更成為百戲之首而稱為「國劇」。又因唱功做功各異,形成各個派別,演變成不同的流派,一開口、一揚手就知道是學誰宗誰的,可是各有千千萬萬的擁躉,如今叫「粉絲」。

  卻有一位藝人,一直延傳七代,成為佳話,他就是早期隨徽班入京時的譚志道,他一代一代子「譚鑫培」、孫「小培」、曾孫「富英」、玄孫「元壽」、又一代孫「孝曾」、更一代孫「正岩」,除了譚志道(又名叫天)之外,其後六代子子孫孫全都是唱老生的。譚鑫培又名小叫天、孫小培、曾孫富英俱先後故去,現仍存在依然紅噹噹的在舞台粉墨登場,那當然還在唱他們自己的譚派。

  為甚麼會寫這一篇,因為粵曲粵劇有了「福音粵曲」、崑曲也有「福音崑曲」,如今普通話那麼流行,試一個投石問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聯會新會堂巡禮】

【家庭醫生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