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精神病康復者—愛協團契


2427 期(2011 年 2 月 27 日)
◎ 誰是鄰舍 ◎ 余妙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本港精神病患者一直持續上升,據醫管局資料顯示,近五年精神科新症數字平均達二萬六千人,過去五年求診人次上升12%至六十五萬人次。二零零八至二零零九年病人接近十五萬人,衛生署估計全港共有二十萬名精神病患者,而精神病康復者人數亦不斷上升,他們最逼切需要的就是能被社區人士接納,能融入社會。但現況卻是社會大眾對精神病康復者存有不少歧見和排斥;政府政策,特別在十八區推出二十四間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上遇到不少困難,以致未能全面協助精神病康復者融入社會,他們仍處於社會邊緣,在病情困擾,又未有適時協助下,容易做出傷害自己及他人的行為,面對社區上許多需要關心的精神病康復者,到底教會又可以扮演怎樣的角色?

  Tony於一九八六年因精神病送入青山醫院,經治療出院後,但那種難以表達的「不舒服」一直纏繞他,當「不舒服」時,思想就會顯得混亂,因此也無法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他也曾因病情反覆常出入醫院,出院後,仍時有妄想。還記得曾有一次在一個寧靜的晚上,走進廚房拿著刀,正想傷害自己的時候,母親剛好上廁所,Tony立時清醒過來,沒有行動。他描述這是神的保守。後來經朋友介紹認識愛協團契,至今參與團契活動已超過十年。愛協是一間基督教機構,為康復者開設互助小組,Tony也記得第一次參加愛協小組聚會前,大家一起吃晚飯,並且互相分享苦與樂,有一種親切和暢快的感覺。然而聚會完後,那可惡的「不舒服」又來了,自己連分辨方向能力也沒有,幸有組員帶領他乘巴士回家,之後,他就穩定出席愛協小組聚會。

  Tony因病情反覆,也常要進出醫院,住院期間除了家人探訪外,愛協組員、導師和同工亦常探訪,給與支持和鼓勵。出院後,他就常到愛協參加活動,如燒烤、團拜、旅行、查經班和電腦班等,精神狀態漸好起來,之後還成為愛協其中一個小組的組長。神透過愛協祝福Tony,Tony也願意關顧一班同路人,讓他們也得到神的祝福。雖然那種「不舒服」感覺也時有出現,不過在同路人和關心者同行下,已懂得如何面對。感謝主,還讓他找到一份工作,對前路亦充滿盼望。愛協團契願與教會攜手合作,牧養精神病康復者。

  「因為在你那裡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三十六9)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語言解碼】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家庭醫生手記】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