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背後


2372 期(2010 年 2 月 7 日)
◎ 問道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現時許多人談論「八十後」,我的兩個孩子是「九十後」,他們都算品學不錯,但似乎對父母及長輩的愛不領情,樣樣看為理所當然,毫無感恩之心;有時你送他一件外套,他穿兩三次就擱下,你問他為甚麼不穿,他就發晦氣不理不睬。怎樣令他們對父母有感恩的情懷呢?他們是有返教會的,但又好像學不到太多做人的道理。

  近來流行「八十後」。談到任何問題,好像總有他們的份兒。問題是,「他們」到底是誰?你的問題,反倒叫我聯想到標籤的問題。

  前陣在「面書」讀到一位年輕朋友對“Generation Y”和「八十後」的一些想法。而他的標題,是「我甘心我是Gen Y;我討厭被標籤為80後!」:

  「據我理解,Gen Y 是由我們所身處的世代為出發點,以該時段內所發生的大事,或社會整體風氣以及生活模式等,來理解這時代的人有甚麼特質。這樣的話我服,因為是以理解為前提,評論『事』怎樣影響『人』。我覺得這是一種有建設性的形容,甚至看得出關懷。

  「80後呢?第一,以年代命名世代很無心思,而且很空泛。再說,很重階級觀念的味道(大陸起的名,可能多多少少有影響),令人感到不被尊重(也不要說以年齡區分間接帶來的尷尬)。第二,與Gen Y相對,近來在香港流行的『80後』,用法是以某些年輕人的某些行為作參考,對同期的人作出狹窄的評估甚至批判,很不客氣,讓人感到很無辜。我個人認為,其不準確和不全面程度亦很離譜。是純粹將人歸類?不難覺得這會帶來分化和仇視心,以至更大的代溝。」

  用標籤去理解人有一個常見的弊端,就是個別的人往往消失在標籤之下;而當人們以為可以透過標籤去了解或掌握另一些人,實際上他們很可能對實況根本一無所知。

  當然,正如上面那位朋友所言,適當地以關心為前提的陳述,仍然是有建設性的。譬如說「嬰兒潮」、「X/Y世代」甚至「九七前/後」,都是以當代一些重要的處境去解讀社會的現象。不過,就是這些廣泛被接納和使用的概念,落在不求甚解或喜歡標籤的人手上,還是會引起不良的效應。譬如「雙失青年」這類標籤,在譁眾取寵之餘,對於青少年的士氣和自我形象就有很負面的影響。

  返回你的問題,如果「八十後」甚或「九十後」的青少年有甚麼共同的特徵,那就是他們都是生長在一個相對上安定繁榮的社會,物質比較豐裕,沒有甚麼風浪或挑戰,父母親大都出外工作;中產階層的孩子,不少更是由菲、印傭帶大。在某個程度上來說,上一代曾經艱苦而「發誓不讓下一代受苦」的良好意願,有時反而容易令他們變成「飯來張口」的軟骨族。這樣,也就難怪他們會視一切為理所當然,甚至毫無感恩之心了。

  另外,電腦科技的普及,令網絡世界與虛擬真實成了青少年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無論是電腦遊戲抑或網絡社交,佔據了他們精神生活的大片領域。我想這也是人們樂於看見年輕一代終於站起來參與社會事務的原因。

  面對這樣一個大環境,不但對家庭的教養造成先天性的困難,對教會的牧養亦構成一個重大的挑戰:堅持傳統會被視為落伍、不能與時並進;投其所好又會變得隨波逐流甚至失卻信息。我無法在這裏提供一個簡單的答案,不過年輕一代面對日益嚴峻的社會結構性問題及相對黯淡的個人前景,未嘗不可以視為一個衝破悶局的時機。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窩貼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