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行旅、嗎哪 (上)


2349 期(2009 年 8 月 30 日)
◎ 時代講章 ◎ 梁元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引言

  面對這樣一個題目──「曠野、行旅、嗎哪」,你會想到些甚麼?甚麼是「曠野」?甚麼是「行旅」?甚麼是「嗎哪」?對一般人而言,「曠野」是不常見的、可能是一片沙漠、或是一片荒原,對香港人來說,這是個陌生的辭彙。甚麼是「嗎哪」,對於非基督徒而言,更加是個完全陌生的東西,但對熟悉聖經的基督徒來說,卻是個常常聽到的名字:聖經中讀到它、唱詩歌唱到它、牧師講道時提到它,但有很少人會說我們曾經親眼見過它和嚐到它。三樣東西之中,我想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行旅」,因為香港人喜歡旅行,一有假期,很多香港人都會選擇旅行去消磨假日,遠者去歐洲、美國,近者去日本、東南亞,或者中國內地。但「行旅」又是否等同於「旅行」呢?如果我們仔細看題目,除了中文之外,題目中尚包括了英文的三個字─Wilderness, Pilgrim, and Manna,「行旅」的英文是Pilgrim,而不是 Traveller,明顯的兩者的意義不盡相同,下面我等一下再詳細講述。

  此時此刻我想大家一起來做的,是如何思考這樣一個題目:「曠野、行旅和嗎哪」?

  當我接到這樣一個題目,我最初的反應有二。首先,是把題目中的三種東西或三種元素,即是曠野、行旅、嗎哪連接起來講,或者說是把題目裡的三種東西合起來一起去講。這樣的處理方法,在我看來,是非常簡單而直接的,把它們連起來,信息就出來了,也不用我多加分析。我可以用幾句話就可以把信息說得清楚,甚至用一句話就把道理說完了。然而,我們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去處理這個題目,即是分拆式的方法。這個方法和連起來或合起來的方法不同,是要把題目裡的三種東西或三種元素分別開來、逐一處理和逐一分析,這樣的話,可能就要用較長的時間,才可以分析得清楚透徹。

  曠野、行旅、嗎哪:連成一起的信息

  先讓我們嘗試用第一個方法去思考這個的題目:即是把題目中的三種東西─曠野、行旅、嗎哪─連成一起來思考。

  如果大家接到這個題目,要你把這三種東西串連起來、即是把曠野+行旅+嗎哪,你會得到甚麼?意思是說請你去把三樣不同的事物聯繫起來,使之建立起一種內在關係,構成為一個主題、表達一個信息。你會怎樣去把它們連接起來呢?曠野和行旅有甚麼關係呢?旅人與嗎哪又有甚麼相干呢?可能你有你的說法,我有我的說法,但我相信,凡是對基督教道理或背景略有認識的人,無論大家從哪一個途徑去思索,得出來的結論或信息都幾乎是一致的。

  我相信大家面對今天的題目:曠野、行旅、嗎哪,從三者相連的角度看,一定會得到相當一致的看法。根據聖經所提到的背景,題目中的第一個詞彙或第一樣東西是「曠野」,許多時候「曠野」在聖經中都代表著漂泊,而第二個名詞是「行旅」,「行旅」是「旅人」,是旅途當中的人,即是過客,也寓意著人生,而第三者「嗎哪」,是從天降下的白色的食物,即是天糧,意即上主所賜的恩典。對此三者,大部分的基督徒都似乎有著共識,爭議不大。換言之,若我們去思考今天主題中的三種事物,我們很容易得到相同的看法。我相信我的想法和各位的想法不會相差太遠。我們從這個題目得出來的啟示大致相同,那就是,在我們漂泊(曠野)的人生(行旅)之中,往往有上主的照顧,得蒙上帝的保守,按時賜予(嗎哪)。如果用最簡單的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漂泊人生中得蒙主恩典。」

  這是第一種解讀的方法,把三者連成一起的解釋。

(本文為梁元生教授於今年八月二日在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禮拜堂主日崇拜之講章)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童話人間】

【日光在心】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窩貼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