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合作的手


2314 期(2008 年 12 月 28 日)
◎ 文林 ◎ 陳一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記得在牧養教會的日子中,有兩個情景令我非常難忘的:

  第一個情景是在某一主日,當我站在教會門外歡迎弟兄姊妹來參加崇拜時,忽然有對貌似夫婦的男女在我眼前出現,他們對我來說是陌生的、素未謀面的。當時,我估計他們是夫婦,男的面色有點不對勁,看上去面色帶黃。由於我曾院牧,很快辨識到他身體很可能有病。

  於是,我便邀請他們進內崇拜,與他們交談。在過程中,我得知他們是住在錦繡花園,該次他們是不請自來的;因為他們在一次散步中,無意間發現這裡有一間教會,便決定在該主日前來教會參加崇拜。那位太太還告訴我,她丈夫患有較後期的肺癌,我除了代表教會關心他們外,更為他們祈禱。當時,我掠過一個意念─假若我事奉的教會有福蔭團契,那多好呀!因為我們可以藉著團契繼續關心他們、支持他們…….。這對夫婦來了教會一段時日,丈夫便離世了,而太太跟著也沒有再與我們見面。因此,我時常思想,若果教會能有系統地關心有病患的朋友,是多好的!我相信這對夫婦得著的幫助便會更為具體和實在了!

  第二個情景是在一個的黃昏,當時我住在錦繡堂的牧師宿舍。教會乃建在人工湖旁,錦繡堂門前與人工湖之間便是廣場(空地)。湖邊常有人散步,行人在湖邊踱步時,不難看到我們的教會,尤其是教會頂部的大型十字架。當日我原想返回宿舍,但途經湖邊和廣場時,看見一位男士進入廣場,面向教會頂部的大型十字架(教會廣場沒有大閘,也沒有圍牆,所以該男士可以輕易地進入廣場),接著,他便跪在地上,凝望十字架。他這個動作很是觸目,因為他所跪下的地方,乃屬公眾場所,凡散步或路經的人在毫無遮掩下都可輕易地看見他。

  於是,我等他站起來時,便上前詢問他向十字架跪下的原因,他不諱言直說是希望祈求神的幫助。原來這位朋友是癌症患者,感到窮途末路,發覺身邊沒有人可以幫助他,而他在散步時,無意間看到十字架,很自然地在十架前跪下。他雖然不懂得祈禱,可是在十架前口中卻念念有詞,向神傾心吐意。當時,我便與他交談、關心他,並邀請他返教會的主日崇拜;但他返了教會幾次後,便再沒有再見到他的?影了。我在想,如果我們的教會能有病人團契便好了─在我認識他時,可以第一時間將他轉介到團契去,讓他得到及時和較全面的支援。

  上述兩個情景的經歷,是要說明:病人的需要是非常獨特的(特別癌症患者),他們在身、心、社、靈的需要都非常大,也非常逼切。

  廿多年前,全港的教會都伸出了一隻手─設立院牧事工,把愛心、關懷和耶穌基督的福音有系統地傳遞到各醫院當中。我們非常感恩,現時全港99%的醫院都有院牧駐守,關心病人的需要。

  今天我期盼多一隻手─就是希望全港教會都伸出一隻手,即在教會裡成立病人團契,有如宣道會藍田堂的福蔭團契;讓離院的病人和家屬都有被關懷、被牧養的平台。若教會設有病人團契,至少有下列七項的好處(優點):

  1.病人得著栽培:他們在教會內可一起查經、讀經、分享生命見證,靈性較易得著栽培。

  2.家人得到支持:家人在徬徨無助時,來到教會,來到團契,感到並不孤單,因有其他家屬在一起,會得著很大的支持。

  3.義工得到服事的機會:這些義工特別是包括病情穩定及全然康復的「過來人」,他們對病患者講一句身同感受的說話,能勝過健康正常人的千言萬語。

  4.肢體的愛心得到實踐:教會的弟兄姊妹常聽到牧者談及肢體間要用愛心、互相服侍。病人團契就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讓教會的弟兄姊妹可以實踐他們的愛心。

  5.牧者在牧養病患者和家屬時得到牧養的渠道:這方面確實可以幫助病人和家屬,並可以透過團契生活,有系統地與他們分享神說話的機會。

  6.院牧得到轉介離院病人的途徑:很多院牧都很想把一些病人和家屬轉介到地區堂會,讓他們繼續在信仰中被栽培,但因大多數堂會都沒有病人團契,院牧都會擔心地區堂會若缺乏這樣的承載,被轉介的病人便很容易流失。院牧均盼望著地區堂會可以建立這樣的團契,把離院的病人轉介到教會,讓教會可以繼續關心這群有特別需要的人。

  7.教會充滿美好見證:對教內人來說,弟兄姊妹看見神並不偏待人,無論是健康的、是疾病的,神都會接納和關愛,並且教會內若有多人去關心病者,便能切實地彰顯神的愛;在另一方面,對教外人來說,當社會還未普遍重視病患者時,而病人和家屬在教會裡反得到接待和重視,教外的人豈不看在眼內─就是教會如何實踐基督的大愛,從而欣賞教會,這就是美好的見證了。

  病人團契好像福蔭團契這一類的組織,是院牧關懷及牧養事工的延伸,是要讓病人及家屬在離院後仍得到全面的關顧。我們是深切期望教會都同樣伸出一隻手,在堂會裡成立像福蔭團契般的團契,服侍病患者及家屬。如此,便可與院牧事工聯手,互相配合,成為服侍社區的一雙手。有這樣的團契,生命不單影響生命,也祝福生命。盼望各教會都能努力嘗試成立病者的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