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義與過渡期


2281 期(2008 年 5 月 11 日)
◎ 過渡人生 ◎ 區祥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存在主義是一套哲學思想,但它卻可應用於輔導理論中,在幫助人面對過渡期,這套輔導模式有很多有用的洞見。包括對死亡、自由與責任、孤單、意義的追尋等課題,這些課題也是一個面對過渡期的人不斷要反思的問題。

  根據這套思想,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它給予我們一種人生「大限」的提示,設想我們只有多三十天的生命,我們便會活得更有意義和充實。不論倍伴親人面對長期病患或臨終的日子,這種「天限」能鼓勵我們更積極去生活。

  我們不時慨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彷彿自己沒有選擇的自由,存在主義強調我們是自己、生命的作家(author),我們選擇甚麼,就決定我們過甚麼樣的生活,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我們不可以將自己生命好壞的責任,投訴他人。面對人生的過渡期,不少時候要作取捨,例如中年男士轉行,就是一個這樣的選擇,他若對現時的工作不滿足,又因經濟原故不願作出轉變,他就要承擔不轉變的責任。

  存在主義也強調人最終是孤單的,不少人生的問題如病痛、死亡,都是自己獨自面對,沒有其他人能替代。這種孤單的生命狀態,帶給我們一種存在的焦慮,我們若要活得真(authentic),就要單獨去選,而過程中有的焦慮,正正表明我們是一個自由的人,自由與焦慮是不可分割的。所以,當一個人在過渡期中尋求自我新的突破,我們並不需要除去他的焦慮。而是提醒他,焦慮是他成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存在主義看人生是虛空和無意義的,這狀況稱為存在的空洞(existenbal vacuum),我們要透過投入生命來創造自己人生的意義。這價值意義的創造,鼓勵在過渡期中的人要尋找生命的意義,不要以一些生命的膺品如物質、名利的追求,來取代人生真正意義的追求。

  基督徒在這些課題上比存在主義更有出路,人生大限後有「永生」、自由選擇的同時有神的引導、聖靈內住除去存在的孤單、耶穌基督的生命給予我們人生終極的意義。深願在人生過渡期中的你,有存在主義者尋問的態度,也有信仰的出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教會觸覺】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放眼世界】

【聯會新會員堂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