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Tournier 上帝的沈默......


2272 期(2008 年 3 月 9 日)
◎ 與大師對話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愈是熱心的基督徒,就是那些最堅決地相信上帝帶領的可能性和無可比擬的價值的人,他們在困惑中禱告上帝。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尋求祂的亮光。我們不會輕看理性、科學、心理分析的幫助,但我們清楚看見它們的限制。我們將自己進退兩難的局面帶到上帝那,尋求答案。我們是不是必須讓步,抑或我們必須更意志堅定?而上帝在許多的事例中,卻沒有回覆。

  「那正是多少信徒的悲哀。以最大的誠意、最強烈的意欲去遵從上帝;以淚水與禱告,他們可以年復一年地求問上帝,在這個或那個處境中該怎麼辦,卻得不到任何答案。他們並不比非信徒更清晰自己問題的所在。然而,永遠有一個來自上帝的答案。而它幾乎永遠跟我們所期望的相當不一樣。這正是我每日在應診間聽到不同的人所帶來的生命的問題。

  …「就如我的求診者將他們的問題帶到我的應診間,我們都以我們的問題去壓迫上帝。我們甚麼時候這樣做?就在我們沈思,尋求上帝的帶領的時刻。我們希望逼使祂去為我們擺平問題,責成祂去拿出一個答案。可是祂卻沈默不語!我們所看不見的,是透過我們這樣向上帝發問,甚至是在禱告的敬虔中,我們仍然在企圖控制我們的默想,而沒有讓上帝去引領我們。

  …耶穌並沒有回答他的反對者所提出的沈重問題;祂往往問他們一些其他的問題,尷尬的問題,好叫他們重新評估自己的處境。」─ Paul Tournier,

“To Resist or To Surrender?”

pp.53~59

    作為基督徒,我們覺得「尋求上帝的旨意」是信徒責無旁貸的義務。事實上,面對著一些難解的困局、兩難的處境、關乎終身的決定,我們是極之樂意有個可以信得過的人替我們出個主意,更何況是那全能全知全善的上帝?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尋求上帝的指引,作為我們個人的帶領?當然可以。杜尼耶(Paul Tournier)不明白為甚麼有些基督徒可以否認這一點。聖經中確實充滿著無數這樣的例子。從上帝呼召阿伯拉罕離開本族本鄉、在焚燒的荊棘叢中呼召摩西、以雲柱火柱帶領以色列人、在西乃山上頒布律法、在歷世歷代曉諭眾先知該在甚麼時候說些甚麼和做些甚麼;至於新約的書卷,主耶穌說他來是要遵行天父的旨意、作成他的工,而馬利亞、約瑟、東方三個博士、保羅等都在夢中得到上帝的啟示或警告......還有歷世歷代的眾聖徒,包括我們的先賢甚至同輩,在在都表明上帝是一位啟示和願意帶領的神。

  我們確實可以並且需要尋求上帝的帶領,在實際生活中實踐祂的旨意。只是就在這裡,我們再次面對那彷彿揮之不去的困難:「當我們遇上一度關閉的門,我們必須問自己,到底上帝是要阻止我們繼續前行,還是祂要迫使我們衝過這度難關?」

  前輩告訴我們,當我們在生活上遵行祂明確的旨意,那麼在那些不那麼明確的個人決定上,就必得到上帝的祝福和帶領。這當然有一定的道理。事實上我們大概亦不乏一些這方面的經驗。然而,卻總仍有一些關鍵的時刻,是在這類「普遍帶領」以外的…

  是態度明確地辭職不幹呢,還是忍辱負重地撐下去呢?該以大局為重、用愛心彼此包容呢,還是為真理的緣故據理力爭呢?兩個都有不錯的長處和條件,那麼誰才是可以託付終身的對象?面對著這些模稜兩可、卻又似乎關係重大的決定,我們更是巴不得上帝親自曉諭。

  但祂卻似乎始終保持緘默。

  只是我轉念一想,倘若每次我們遇上關鍵的時刻或危險的關頭,上帝都出手撥亂反正、化險為夷,那豈不像那些受到過分保護,永遠活在父母的蔭庇之下而長不大的孩子?所謂「千金難買少年窮」,人非經掙扎、困難與真正左右為難的抉擇的磨鍊,不能真正覺悟價值的真諦。只是人性卻往往寧可選擇「無痛分娩」。當上帝放手讓我們處理自己的問題,我們卻指祂冷漠無情、袖手旁觀。然而,沒有甚麼比父母瞪著眼睛看著自己的兒女飽受煎熬更為難受。

  上帝若然不沈默,我們又哪有空間去作出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決擇,並在當中經歷生命的真實?是的,這選擇確實不是鬧著玩的,有時甚至是生死攸關。面對著奧斯維茲的經驗,我們當然可以問上帝在那裡,但我們不同樣可以問:上帝的子民在那裡?

  吳:謝謝唐佑之牧師接受我們的訪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教會中文】

【神學探索】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