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牧師出版事業的延續—《六合叢談》


2254 期(2007 年 11 月 4 日)
◎ 教會今昔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有說辦教會出版事業,主要條件要有「四才」:一是人才;二是錢財;三是文才;四是器材,四者缺一不可。因為辦出版首先要有辦出版事業的人才有意欲去做事,有思想去設計,有興趣去策畫,有行動去進行。出版事業是在在需財的工作,無論廠房、器材、人工、印刷、紙張、稿酬、電訊、用具,都是無財不行。出版報刊或書籍,都是需要有文才的人去編寫、撰稿,若是書刊內容沒有可讀性,根本沒有長期讀者,不可能維持生存的時間。至於出版的器材亦非常重要,尤其是印刷術進入機械印刷的年代,中文印刷機器的購置,以及活版鉛字粒的鑄造,都是印刷館必備的器材。

  馬禮遜牧師可說是中國出版界的「締造大師」(Master Builder),他當年在廣州傳教,受制於禁教的環境,沒有出版自由。所以倡議在馬六甲成立「恆河外方傳道會」(The Ultra-Ganges Mission),由米憐牧師長駐馬六甲成立華人宣教總部,興辦馬六甲英華書院。他寄呈倫敦傳道會十項建議中,計畫在馬六甲出版中文月刊;須有專人負責從事本中文、馬來文及英文印刷業務;有意出版英文期刊、藉以加強印度傳道會之合作,並促進基督教互助互愛的實踐等三項工作,這都涉及基督教出版事業的發展。倫敦傳道會依馬禮遜牧師建議,於一八一七年派出印刷專才麥都思牧師(Rev. Walter Henry Medhurst)專責英華書院印刷業務;一八二六年又派出台約爾牧師(Rev. Samuel Dyer)東來。他從事中文印刷機器和銅模鑄字機器的研製,果有所成使中國印刷技術步入機器印刷的現代化。米憐牧師聽從馬禮遜牧師的指示,先於一八一五年創辦《察世俗每月統記傳》至一八二一年停刊。其後由倫敦傳道會教士主辦中文報刊《特選撮要每月統紀傳》(1823-1826)(見上圖);《天下新聞》(1828-1829);《雜文論》(1833年)。

  鴉片戰爭後,在香港有《遐邇貫珍》出版;一八五七年在上海有《六合叢談》的出版,這都是倫敦傳道會的出版事業,與馬禮遜牧師出版事業一脈相承。去年十二月上海辭書出版社有《六合叢談》的翻印,附有題辭和索引(見下圖),使教會舊有的報刊重現天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