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僕之王(三之三)


2204 期(2006 年 11 月 19 日)
◎ 未圓語絲 ◎ 鄧瑞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大家都玩過「傳球」的遊戲。音樂響起,大家將球傳向身邊的人。音樂停了,不是手拿著球的人勝,而是他輸了,他要受罰。人性就是一種這般奇怪的東西,當你拿著「自我」時,你的生命反而是失敗了。只有當你放下「自我」時,你才會進入生命的豐盛中。在今日福音書的經課中,論到服事,主耶穌最後一段話是:「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十:45)

  為甚麼「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誰願為首,就必做眾人的僕人」?

  主耶穌在這裡給出一個神學的理由。這不是計算付出與收獲是否相稱的經濟學,不是計量如何獲得權力的政治學,更不是厚黑學的權謀。主耶穌作為神的生命的具體臨現,他說,「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神的生命的本質,就是為他人而放下自己。這就是愛。在服事中,在愛中,生命不單不會耗盡,反而獲得源源不絕的滋潤。

  在西班牙的塞哥維亞(Segovia),有一條古羅馬引水道,建於公元一零九年,離開現在差不多二千年,一直在使用,將水引入乾旱的城中。有好心人為了保護它,提出以現代輸水管引水,不再用這些古引水道引水了。當現代的輸水管鋪設好後,卻發現那古水道開始崩潰。原來那些古水道,必需得到水的不斷滋潤才能鞏固。當它能作引水的服務時,它堅強了。當它不用提供這服務時,它卻瓦解。人性生命豈不也如此!

  主耶穌的說話清楚表達了,神的生命和人的生命同樣具有一種「為他人而活」的特性,只有當服事他人時,這生命本身才會茁壯而豐盛。當人不去服事,只顧自己時,這生命反而會漸漸凋零。德蘭修女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天晚上,一個男子來對我說:『有一戶人家,有八個孩子,已經幾天沒吃東西了』。於是我帶了一些食物去看他們。當我看見他們時,他們沒有愁苦,沒有憂傷,只表現出極度飢餓的痛苦。我把米交給他們的母親。她立即將米分成兩份,然後拿一份出門去了。她回來,我問她:『你去哪裡?』她簡單地回答:『去鄰居那裡,他們也正在捱餓。』」

  德蘭修女的按語是:「對她願意分享,我並不驚訝,因為窮人都是非常慷慨的。但令我驚訝的是,她居然會知道有鄰居在捱餓。依常理而言,當我們受苦時,都是全神貫注在自己的苦上,根本無暇顧及別人的需要。」這位母親,她活出了人性的光輝。她是貧乏的,卻是豐盛的。她是卑微的,卻是偉大的。

  舊約《創世記》有這樣的記述。當神要毀滅罪惡之城所多瑪時,亞伯拉罕向神求情,求神為了城中的義人的緣故,不毀滅這罪惡之城。神應允了,只要這城中存在十個義人,也不毀滅這城。神會因義人的存在,而不毀滅這罪惡的世界。

  在猶太教的傳統裡,有一個講法,世界上存在著三十六位義人,他們通常是卑微的、不為人知的,沒有人會知道他們為了他人的緣故,承受了別人的罪惡和苦難,他們自己也對此毫無意識。正因為他們的存在,神才不毀滅這個罪惡橫行的世界。只要他們不存在,神會即時毀滅這個罪惡的世界。我們對於是誰,或者說,人性生命中的甚麼質素,托著這罪惡的世界於不滅,有意識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聯會新堂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