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旅遊與信仰


2186 期(2006 年 7 月 16 日)
◎ 交流點 ◎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副教授)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按基督教信仰理解,大地是上主的創造,而上主對祂的創造表示美好。(創一)然而,美好不只是因為受造物本身的美好,更因為受造物參與了上主的神聖。保羅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主的永能和神聖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一20)從此看來,受造物並非從對立於造物主來理解,反而受造物反映上主的本質。事實上,當上主決定創造天地時,祂已將受造物的命運與祂緊扣。神學家Sallie McFague更以上主的身體來描述大地與上主的關係。這理解並沒有混淆神聖生命和神聖創造活動,而是肯定受造物不僅是上主創造的作品,更實際地紮根於神聖生命的創造性基礎上。因此,破壞大地不僅是破壞上主的創造,更是對上主神聖生命的傷害。

  在上主的創造中,上主按祂的形象做男人和女人,並派他們管理大地。上主的委派說明了祂看重人類的參與。然而,人的參與不止於只執行上主的吩咐,更被提升為與上主同工的身分。例如,人類可自行決定如何管理、向動物命名等等,而這一切行動與生活就是人類文化的基本。說回來,人類的被委派並不代表他們可以任意地運用上主的創造,反因他們按上主的形象而造,人類需要以上主的態度來管理大地,就是愛與欣賞,並為大地添上更美的裝飾。以上簡單對創造倫理的反省使我們對旅遊有以下的看法:

  旅遊讓我們對上主創造有更大和更深的發現與欣賞:旅遊帶領我們超越自己的視野,並面對上主奇妙的創造。一花一草,一山一河讓我們不但體驗自己的渺小,也發現自己與萬物的融合。旅遊不純是觀光,更是心靈的開拓與成長。

  旅遊讓受造物彼此分享他們的創造(文化):旅遊不僅使我們與當地人接觸,更與他們的文化相遇。從接觸中,我們需要謙虛與尊重,但也要批判與懷疑,因為並非所有文化都帶來創造性。因此,旅遊不但刺激我們對自身的文化有更大的批判,也使我們對別人的文化有承擔。

  按以上理解,旅遊是關乎接觸和分享。旅遊成為推動人與人的認識,地與地的結連。對基督徒來說,旅遊更是與上主相遇的過程。所以,稱旅遊為朝聖並非過分。但當旅遊漸漸成為一種純經濟活動、對大地的破壞、文化霸權的伸延和消費活動時,旅遊已違背了創造倫理的本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天國透視鏡】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