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遊」為本港帶來可觀的市場收入,現時中央政府的新政策下,全國合共三十二個城市總共一億五千萬同胞均可來港旅遊,教會及基督教機構,會否抓緊該福音龐大禾場、從而推行一系列傳揚好訊息的大計呢?
據中國公安部四月二十日於網站公安部新聞上宣布,於今年五月一日開始廣東全省居民皆可辦理個人赴港澳地區旅遊手續。
另由七月一日起,再開放多九個城市的居民來港個人遊。香港旅遊事務專員鄭汝華說,新開放的九個城市,均位於沿海省份,每年人均收入一萬元人民幣。
據估計,該九個多城市將為本港額外帶來四千三百萬名遊客,自從內地開放個人遊至今,累積三十二個城市的居民可來港個人遊,合共人數達一億五千萬。
如此龐大的禾場,香港教會及有關機構豈能視而不見?經「個人遊」及「商務簽證」來港的同胞,若能循有效途徑知悉香港基督教教會聚會的資料,豈不增加他們接受福音的機會?
若能將眾教會聚會的時間、地點、活動名稱及講員語言等資料,於本港及內地的報章刊登聯合廣告式啟事,便能讓來港旅遊的同胞可依有關準確資料參予或探訪有關活動。上述廣告式啟事,可由眾教會機構合資經費,支出必會降低。而且可考慮自教會宣教費的項目內撥支。除了資料性的廣告外,亦可考慮於有關報紙刊登福音見證分享,當然亦需要註明聯絡電話、電郵及網址等,好讓讀者能有效地查詢對信仰的疑問。
若能擴大傳揚好訊息的禾場,何樂而不為呢?
黃幗梅(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才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