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工得工價


2019 期(2003 年 5 月 4 日)
◎ 教會之聲 ◎ 李健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近日,香港社會所面對的衝擊,是前所未有的,不單是經濟的震盪,也是社會路向的重新定位。特首先生宣布香港未來的人口政策,是一個以知識型經濟為主線的發展藍圖,這個路向使百多萬低技術勞工面對不穩定的未來、沒有保障的生活。

  加上,近期非典型疫症的影響,失業率可能攀升到雙位數字。面對社會上貧富懸殊的經濟困局,教會有甚麼事情可以為勞苦大眾出一分力、發一點光呢?我們不能坐視每況愈下的勞工薪酬,眼看他們的收入連養家活兒也有困難;身處一個知識型經濟的社會,是否也能為廣大的勞工提供多一點生活的保障?聖經說:「作工的得工價是應當的。」究竟如何讓勞苦大眾也分享到社會發展與繁榮的成果,這正是教會應當關注的課題。

教會應關注勞工的需要

   聖經中對勞工相當關注,舊約的農莊主人,他需要每天日落前給予工人工資(利十九13),任何剝削、欺壓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在經濟低迷時,勞資雙方能否一起努力、共度時艱,這是香港社會所需要的。教會也要向社會表達更多這方面的信息。

   現在香港的勞動人口有三百五十一萬多人,而基層勞工約佔一百多萬人,分別從事服務性 行業(32%)、運輸業(11.1%)、建築業(9%)及製造業(6%)等。現時的失業率已達百 分之七點五,而開工不足比率也有百分之二點九。至於資方拖欠薪金,令勞方被逼「吊鹽水」的情況極為普遍。

  這些情況揭露出香港的企業文化中,仍未能與勞工共同分享成果,使企業與勞工未能一同成長與發展。大部分企業家對勞工的態度,仍持有一個成本至上、用完即棄的觀念。故此,在這些年來,企業家認為香港勞工薪酬貴,便回大陸開廠,當大陸勞工薪酬上升,便再遷到越南或更廉價的地區,企業家對勞工階層沒有半點承擔。此時此刻,在倡導全球化與商業社會主導的世界裡,教會應當起來指出,商界也要承擔起這份社會責任。

教會能為勞工作甚麼?

   在過去三十年,教會為勞工做了很多工作,建立了一些專門關注勞工權益的機構,如:基督教工業委員會、工業福音團契等。現在,經濟環境更為困難,我想教會有以下幾方面可供探討:

    表達關懷:每當堂會考慮開展事工時,總會計算要付出多少人力物力;但教會對社區關懷、對弱勢群體的照顧,本是教會的使命,很難把資源計算得一清二楚。所以,堂會可從關懷的心態著手,在社區中主動 關心基層勞工,關懷無須經費,但一顆關懷的心是十分重要。近日,有團體主動送上抗炎包、清肺湯水給基層勞工,如清潔工人,表達一份情,教會又是否可以做得到,這全是由我們的心開始。 鼓勵實踐:教會也可以在社區中組成關懷網絡,關心社區中失業人士,現時部分基督教教會已連結一起,推動 這項工作。教會可否鼓勵信徒一起實踐,關心有需要的基層人士,在這困難的環境裡,送出一份溫情。 同行創路:教會中,其實也不乏商界人士。近日,教會可以鼓勵商戶、企業參與關心失業人士,為他們提供實習、培訓的機會。所以,若信徒在自己的公司中,一起實踐,或在企業中成立一些基金,幫助一些失業者開拓就業的機會,這將會是一幅很美麗的圖畫。  

      在聖經中,看到關心弱勢社群的教導,就是:「一杯涼水放在一個小子的身上,就是作在祂身上。」勞苦大眾在困苦中,需要教會的關懷,也需要天國的福音,現在就是收割莊稼的日子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專題專訪】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開卷有益】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妹頭記事簿】

【余Sir信箱】

【有夢人生】

【交流點】

【生命道場】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Q版校園】

【漫畫Te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