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色彩共舞


2013 期(2003 年 3 月 23 日)
◎ 雲彩見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因為她的樣子,很多孩子笑她,說她是怪物。她晚上哭著跟神禱告,她說上帝,祢可不可以醫治我?那天晚上禱告完了以後,第二天早晨起來,發現還是原來的樣子,好像上帝沒有醫治她,沒有聽她的禱告,她很傷心。

   那天坐車子回到學校去,車子到學校的時候,她突然抬頭,看到學校旁邊的建築物牆上有一句話,說:「不要求改變環境,求上帝給我力量來面對那個環境。」她就感謝主,她覺得這是上帝給她的回答。

  

  黃美廉是一位藝術家,很喜歡繪畫,凡看過她作品的人,無不驚訝當中明亮燦爛的色彩變化,她的畫好像要跟我們說,人生多美呀!大自然多美呀!看這朝陽,這鮮花,這樹木無不散發著美的光彩!它們都在你我的身邊,只等著我們用心去發現,去體會。

  在美國加州獲得藝術博士學位的美廉,成功其實非常來之不易,她在台灣出生,當初生下來的時候,因為醫生的判斷錯誤,導致腦部缺氧,形成嚴重的腦痲痺。她的五官變得扭曲,四肢不受控制,會不停地抽動,說話也很困難,甚至到兩歲的時候,她都坐不起來。現在的她走路的時候,也還是不能走直線。

  有這樣的孩子,對很多父母來說,都是非常難接受的事實,美廉的媽媽帶著小美廉到處找醫生,受盡白眼,別人甚至笑她們,說這些信耶穌的人,肯定是做錯了甚麼事,得到這樣的報應。她的媽媽時常很難過,但又不忍心看著美廉長大後變成一個「沒用」的人,就自己教導她。五歲的時候美廉開始學寫字,因為不能控制自己的手,筆總是握不好,她的媽媽花了一年的時間練習,才教會她怎樣寫字。

  由於身體上的殘缺,美廉小時候被其他同齡小朋友欺負,有些兇惡起來甚至會無緣無故地動手打她。美廉不高興的時候,會走到家附近的一棵樹下,抱著大樹,一邊流著眼淚,一邊把自己受的委屈告訴它,講完了以後,心裡就感到有了安慰。

  在最傷心的時候,美廉會禱告神,祈求神能改變這些現實,把她變成健康正常的人,但神賜給她的卻是勇氣和信心去面對、克服困難。

  美廉先學會接納自己,並在爸爸的教導下,學習過獨立的生活。在生活上一些我們看來十分平凡簡單的事,如走路、刷牙、洗臉、穿鞋子等,對美廉來說卻像艱巨的開發項目,必須花上很大的精神和意志才能達成。十五歲的時候,她的爸爸開始訓練她洗碗,因為動作不靈活,有時候不小心打破了,割破手指,流了血,但是她的爸爸沒有說心疼她,替她洗碗。到了上中學,美廉的爸爸要她自己去上學。

  當初爸爸這麼做,美廉在心裡面有點怨他,覺得爸爸怎麼對自己這麼「殘忍」。可是現在長大後,美廉寫了一首歌,歌裡面她說爸爸像一頭熊,大大的耳朵,方方的頭,很可愛的。她明白到爸爸愛她的方式是給她空間,讓她自己去成長。現在她能夠過完全獨立的生活,一切日常起居,她都堅持由自己一手包辦,甚至很享受獨立的生活,她因此很感謝她爸爸。

  有一次,美廉應邀到台灣復旦中學和同學們談話分享,接受大家的提問。有學生問她,當遇到苦難和挫折的時候,她會怎麼面對。美廉說首先她會禱告,讓自己安靜下來,然後放鬆,如果問題解決了就好,如果不行,她就選擇離開,不要讓問題成為自己唯一的問題。還有一位學生問她,如果有機會讓她選擇,她會照現在的樣子繼續生活,還是想過平常人的生活,她的答案是:「我現在是普通人。」

  

  我們是宇宙自然的一部分,與自然的其他部分在有意無意間互相的牽動。我們與自然的關係不但引發了心靈上的振奮、喜悅、想像和盼望,更豐富並更新了我們視覺上的認知。因此,這種自然之力對我們的生命和美感經驗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雖然環境可能混亂,但心中有愛和光明,就有希望了,眼中的畫及一切就更美了。~黃美廉

美廉的自畫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牧養事件簿】

【有夢人生】

【交流點】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