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搬了辦公室,現在望出窗外,可以見到遠山、一小片海面、樹林及小湖。縱然絕大部分時間還是要望著電腦顯示熒幕、寫字檯的文件和滿室的書本,至少偶然可以向外一瞥,登時心情舒暢。
知識就是力量。現代人認為世界上所有的東西、現象都可以成為知識的對象,查根問底的目標。自然界包括日月星宿、山川湖泊、動物植物都成為天文學、地理學、生物學的研究對象;人世間的變遷成為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的研究對象;連人心靈的世界也成為哲學、心理學的研究範圍;人的信仰對象竟然成為宗教學、神學的課題;信徒喜愛的經文金句成為釋經學者抽絲剝繭的對象。
剖析、推理、論證是研究人員及學者優以為之的專業,但世界萬象一旦落入知識研究的圈套,對普通人就失去觀賞的趣味,冷冰冰了無生氣。戴上了學究的眼鏡,花花世界就變了灰。
藍天白雲、青草地小黃花、一根草一棵樹、一塊石頭、一條蟲、一陣風,豈不都可以令人心曠神怡?一首詩、一節經文、一段美麗的回憶,都可令人陶醉,內心自然衍生甜絲絲的感覺,感歎一句:「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甚麼?你竟顧念他。我算甚麼?你竟眷顧我。」
這個世界由上帝所創造,給了個「好」的評語。祂沒有說世界是完美的,但肯定是精彩的。世界無疑有它現實醜陋的一面,人世間的悲劇也天天延續不已。但別忘記世界也有它美麗的一面,人世間也有溫情的片斷。埋頭研究、委身決志之餘,不妨叫個暫停,以觀賞的態度,欣賞一下自然界人世間賞心閱目的一面。
江大惠(中文大學崇基神學組講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細說心語】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英倫拾絮】
【宣教千里】
【非凡聖誕】
【牧養手記】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