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神童


3087 期(2023 年 10 月 22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有關中國神童張炘煬的消息,最近在網上爆紅,不少網絡主持都講論他的故事,談及他如何由一個十歲考入天津工程師範學院,十三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碩士,十六歲獲取錄為博士生,到二十八歲怎樣變為躺平啃老族。

  張炘煬跟很多天才兒童相似——小時了了。當然,小時了了不一定「大未必佳」,前提是家長如何培育引導。多年前,朋友孫兒被校方評定為資優生,智商高於同齡兒童,該怎樣看待?我只說了一句:請特別注意情商(EQ)培育。

  資優兒童其實只是智商(IQ)較常人高,他們在語文、記憶和邏輯的學習方面比較優勝,加上記憶力強,故此學習速度較快。這類人往往比較自我,有時甚至自視過高,人際關係易出問題,若家長不注重均衡發展,只一味追求學業更上層樓,天才有機會變得與人格格不入。

  張炘焬啃老啃得心安理得,可算是對父母多年高壓教育的消極反抗,間接宣告他心裏對父母有多少不滿。這讓我想起十多年前加拿大多倫多曾發生過的神童悲劇。

  一個越裔加籍女孩珍妮花(Jennifer Pan)被控買兇謀殺雙親,結果母親遭殺害而父親倖存。珍妮花本該是有藝術天份的孩子,四歲就在父母督導下學琴,還以躋身奧運為目標去學花式溜冰,初中以前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然而,沒有社交生活,不能跟同齡人去露營、去跳舞;不能跟男孩子約會,只有不斷的學習、學習、再學習。

  虎爸媽為滿足自己的虛榮,過度用力的琢磨,把本來有條件磨成美玉的女兒琢得粉碎。結果,釀成心理嚴重扭曲的女兒買兇殺父母的悲劇,最後珍妮花以一級謀殺罪被判終身監禁。天才如此結局,孰令致之,值得深思。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宣教藝術】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第29屆培靈𡚒興大會禱文】

【讀者投稿】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