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頑固與老頑童


3064 期(2023 年 5 月 14 日)
◎ 退休札記 ◎ 梅余秀嶽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坊間對長者有許多貶稱,其中兩個是「老頑固」與「老頑童」。

  我認為長者「頑固」,主要有兩個原因:

  現時大部分長者未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加上不懂運用互聯網,所以並未能吸收更多新知識。認知的局限使之只能因循於過往有限的經驗。故此,長者被視為墨守成規的「老頑固」。其實他們是缺乏接觸新事物的基礎與媒介。

  不少長者自知不能像年輕時靈敏,依循舊路及舊有的方法才有信心應付,因此不敢作新嘗試,怕會引起麻煩。這樣,又被視為故步自封的「老頑固」。其實他們是缺乏安全感及信心。

  世界新事物及科技層出不窮,長者愈「頑固」就愈落後。第四齡需要被人照顧的「老頑固」,更會令家人及照顧者感到難於溝通及勸導,家人若不諒解,就會嚴重影響彼此之間的感情。

  此外,有一些第四齡的長者,特別是患認知障礙症的長者則被視為「老頑童」,愈來愈孩子氣。沒有節制、貪吃、行為笨拙幼稚、不肯睡覺或日夜顛倒、注意力分散、情緒化、或因為有妄想而抵賴或誣蔑別人⋯⋯等等。令照顧者窮於應付,難以照顧,惟恐他有危險或走失,因而充滿壓力。

  相反,金庸小說裏稱號「老頑童」的周伯通。他年近百歲卻保有孩子性格而充滿好奇,具備學習及創新精神。而聖經傳道書四章十三節:「貧窮而有智慧的少年人勝過年老不肯納諫的愚昧王。」馬太福音十八章三節記載耶穌所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所以作為長者的我,不願作前述的「老頑固」及「老頑童」,而是學像後者的小孩子有赤子之心卻不幼稚(childlike but not childish),對信仰好奇,對主有單純的信心、全然的倚靠祂,得進天國。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特稿】

【光影留痕】

【十架信息亮街景】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