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50 期(2021 年 3 月 7 日) ◎ 文林 ◎ 吳善揮、伍展鴻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創設生活情境 探究基督精神
筆者運用美國繪本《跟小鳥道別》(榮獲《紐約時報》最佳十大兒童繪本)作為導入,為學生創設生死教育的生活情境。故事講述一羣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在公園的草地上發現死去不久的小鳥。他們因為不能拯救小鳥的生命而悲泣,之後決定舉辦喪禮,讓牠可以得到安息。
在課堂開始時,筆者先和學生共閱繪本,之後再進行文本討論,例如:為何孩子對小鳥的死亡感到傷心?為何孩子要為小鳥舉辦喪禮?在討論時,學生都能踴躍參與,學生A說:「孩子因善良而不忍小鳥屍身遭受日曬雨淋。」學生B說:「小孩子珍惜小鳥的生命,值得我們學習。」接着,筆者播放台灣女歌手Ella演唱的《薔薔之歌》(內容是紀念已去世的小狗),教導學生明白天下萬物皆可有情的道理和尊重一切生命的重要性。最後,我們邀請學生扮演牧師,為小鳥的喪禮致追悼辭,並一起高唱基督教詩歌《主是安息港》,憑藉歌聲把小鳥送到天國,讓牠在主懷安息。學生從中明白基督是慈愛的。祂關愛世間萬物,扶持軟弱生命,讓死者安息、生者安慰。故此,我們當效法基督,扶助有需要的生命,正如聖經所言:「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三27)
研發創新成品 展現學習成果
從《跟小鳥告別》的故事中,我們能透徹理解主角的盼望——願小鳥安息。為此,筆者希望引領學生研發「飛奔天國的鳥兒」裝置,把這個美好祝願具體化。首先,筆者教導學生槓桿原理,並透過問答遊戲,深化學生的理解。隨後,請學生以廢棄的塑膠水瓶作為裝置的主體,並把管道及馬達安裝在其上。接着,用塑膠黏土製作一隻小鳥模型,並將之置於管道的末端。為達至平衡的效果,筆者教導學生把相應重量的硬幣貼在管道的適當位置。在完成所有工序後,學生便開啟馬達,讓小鳥不斷轉圈,寓意牠死後飛往天空,魂歸天國,主懷安息。透過這樣的教學模式,學生既能掌握並應用STEAM的知識,也能明白信靠耶穌基督是得到永生的唯一道路。
效法基督精神 彰顯耶穌大愛
最後,學生透過價值實踐,深切領會「民胞物與」、「關懷萬物需要」的精神,這與基督教教育「牧養孩子實踐大愛」的理念相近。筆者認為是次教學嘗試,既讓學生掌握了STEAM的理論知識,也使學生學會基督精神——關愛生命,可謂一舉兩得。我們盼望未來繼續把基督教價值融入STEAM教育之中,讓學生能夠跟隨耶穌步伐,讓天地萬物都能夠得到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