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有功、戲無益?


2935 期(2020 年 11 月 22 日)
◎ 教學抗逆 ◎ 羅懿舒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不可多得的兒童遊戲學習 

  「勤有功、戲無益」是傳統教育智慧。原意強調勤奮學習的重要,但今天「遊戲」在成長、學習,尤其是幼兒教育上的角色,卻來了一個大翻新。德國的教育理念更認為孩子在小學前「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他們的天性就是玩耍。和應着這個看法也有宮崎駿的:「童年是為了體驗做孩子才能體驗的事物而存在的。」意思指孩子在童年最珍貴和最能體驗的正是玩耍時那份無拘無束的喜樂,若不好好把握,就即抹殺了童年。

  到底遊戲在學習中優勢何在?根據杜威(Dewey)的理論,兒童在遊戲中因不受常規生活的「束縛」,故能較「自由、自在、自立、自動」展開活動,從而感受「喜悅」。綜合其他研究,除愉悅感,遊戲還可提升兒童的自信、想像、思考、創造力等。也正如布魯納(Bruner)所說,遊戲的過程比結果重要,故小孩可在遊戲中練習「整合」及「變通」能力 。再者,遊戲也可促進孩童身體各器官的成長,訓練小肌、手眼協調等。對於品德的培養也有益處,因小童在遊戲中通常要依循一些規則,故從中學會合羣、守紀、尊重別人等素質。

  中小學生也享受的另類學習

  總的來說,遊戲因能強化兒童的學習,彌足珍貴!但原來在中小學階段,遊戲的效益也不容忽視。按本人經驗,自己認識的一位學生,現在是腫瘤科名醫、教授,也深獲國際嘉許。原來他在初中時,學習並不認真;也由於入讀寄宿學校,自由度高,他更趨於玩耍。到了中三那年,開始玩另類遊戲,由搗蛋式轉移到較靜態的,例如,看誰記得圓周率(π)最長的數值。結果發現這類玩意也挺令人着迷,可從挑戰自己中獲滿足感。從此,他就扭轉了自己的學習心態,努力迎接一個又一個的學術挑戰。從遊戲所引發的澎湃動力,一點也不可輕視!

  另一教學體驗,就是發現戲劇式活動,如音樂劇,因有扮鬼扮馬、動手動腳、代入角色、模擬實境等遊戲元素,在學習上是挺有效的!筆者發現多位曾參演同學的鍾情、投入,多年後還深刻的回味,才了解音樂劇的啟發早已烙印在他們學習的歷程中。比如約瑟彩衣的故事,耳熟能詳,但透過音樂劇的演出,同學在創意、自信、集中、記憶、協作、主題內容理解及對藝術欣賞能力的驟升,就明白傳統課室以外的學習效益是不可多得。也領悟聖經故事若透過戲劇演繹,比單憑閱讀、講故事方式來得吸引! 

  「努力工作,努力耍樂」的智慧原來遠超「勤有功、戲無益」的信念!「喜樂的心」既是「良藥」(箴十七22), 在學習上透過遊戲感受喜樂而變得專注投入,也應是至理名言!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