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寫作的使命」去調和社會


2934 期(2020 年 11 月 15 日)
◎ 教學抗逆 ◎ 劉帝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1.市民要重建思維秩序 :

  在紛亂時代,人需要重建直線的思維秩序。

  種族示威,政治動盪,傳媒帶來排山倒海警民衝突之影片圖像,叫人不寒而慄。金融界波動,商人製作源源不絕業績統計之數字圖表,叫人驟憂驟喜。

  這些影像圖表,結構由多線縱橫交錯組成,多角度多方位發展。人觀看多了,心情會變得複雜迷惘。接收鼓吹煽情的作者所製圖像,令人紛亂失據。

  反之文章創作,結構由直線文字行列組成,具邏輯帶首尾發展。人閱讀廣了,心理變得有先後次序。接收安穩人心的作者所製文本,令人心平氣和。 

  2.奧古斯丁的自省記錄:

  讀奧古斯丁 (Augustine)寫作的名著《懺悔錄》,予筆者莫大啟發去寫作。他自述生平,如嬰兒對生命的感覺、小學時受嚴懲,對教育制度投訴,不斷向上帝提詢。

  奧氏運用上帝賜予的智慧,寫作引導心靈混亂者認識上帝。他說:「我要向祢這位天地的上主懺悔,我要為初生日子及嬰兒時期讚美祢,縱使我已不能記得那時候。」(註1)一般信徒認為,有記憶才有資料讚美上帝。但他卻可在沒有記憶的嬰兒期,也讚美上帝。

  「懺悔」是能言語傳達。「嬰兒期」尚未懂言語傳達,奧氏用整章談上帝如何照顧自己嬰兒期。用生平錄見證,不一定介紹青年理想實現、壯年成就大事。在混沌脆弱時如嬰兒,只要依賴父母乳養、順從上帝培育,也可經歷上帝眷顧,深值記述傳遞。

  文稿價值不在作者是否偉人健筆,只要是上帝臨在的足跡,就得珍重。你也可以開筆記述普通生平,助人體會上帝大愛關懷。

   3.你的寫作使命事奉主:

  法例以文字規範人們的生活。市民致力看懂國家法令以免被控。世上人物繁雜,思想千絲萬縷,情緒縱橫交錯。有人訴諸塗鴉破壞、吵鬧渲洩怨憤,不願受文字條文約朿。

  上帝深明人類,祂既使用律法文字助人知錯歸正,更差遣聖子降世,實踐超越教條的愛與關懷,叫甚至文盲也能感受祂的愛。

  感謝上帝讓筆者在美國研究院修讀傳播,體會俗世傳播誘人貪戀名利。筆者決志倚靠上帝著作數本書籍,抗衡文化引人走向上帝愛的懷抱,這是我一生的使命。

  多謝浸會出版社蕭恩松社長,在九零年代替我出版第一本書,他更從香港飛到美國華府,替此新書設展銷。他的開路努力,助我服侍主寫作使命得到延續,令我感激不盡。

  你是否願意事奉主成為上帝僕人或代言人,助人將生命譜寫為愛的語言、美的篇章,去調和亂世的不安心靈?

  参考書目:

  註1. Saint Augustine of Hippo, The Confessions, (San Francisco, Ignatius Press, 2012), page 11.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教會觸覺】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學抗逆】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福傳中華踏腳石】

【譯經隨筆】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