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服侍,實踐基督的愛


2876 期(2019 年 10 月 6 日)
◎ 教關愛心行動 ◎ 曾偉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祟真會黃埔堂在大約十年前遷入新堂址後,上帝給予我們一個相當大的地方,我們要合神心意地使用教會地方發展事工,使這個地方不致成為「白佔地土」、「有牆的」的教會。因此,黃埔堂十年前成立了社區關懷部負責策畫、統籌及推動黃埔堂之社會服務。

  社關的開展 - 認識社關的真理

  要推動教會兄弟姊妹去參與社關,黃埔堂教牧同工用了多種方法去教導弟兄姊妹認識社會關懷的真理, 包括 : 牧者在講台上的教導、關懷貧窮的體驗及分享活動等。教牧同工亦經常教導基督教社會關懷的本質是作行動的福音,透過服侍去使人認識上帝的公義、聖潔、愛、大能的屬性與及上帝與人的關係。基督徒先體驗了從神而來的愛,除了要感恩外,就需要與人分享這份愛。社關是要展示基督的愛,耶穌自己在傳道的時期,主要的時間是做愛心的工作,如醫治各種人,安慰被排斥的人,救助患難中的人。社關是要實踐基督的愛,耶穌以嚴厲地說出沒有行動的「愛心」是死的。因此,要回應及展出神的愛,基督徒必須要有行動去關懷社會,這就是教會參與社會服務的信仰理念。

  社關的開展 - 看見社關的需要

  另一方面,由於弟兄姊妹對社關服侍認識不多,因此,我們預備了一些社關活動讓大家經歷關懷貧窮的人,例如: 外展探訪基層街坊的活動。我們相信透過體驗的活動。耶穌很多時會問門徒一個問題是:「你看見甚麼?」這個問題是上帝要我們清楚自己看到了甚麼。

  當開始社關事工時,蒙上帝的帶領,我們有一些弟兄姊妹看見了社區的需要,願意委身開展這事工。初期,經黃埔堂的社關工作包括:

  1.「成長軒」多元智能服務—因應不同年齡的人士提供多元化的恆常課程,促進個人正面成長。

  2.學生課餘託管服務—提供功課輔導,幫助學童掌握學習方法,並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我們透過申請教育局的區本計畫提供予領取綜援或全額書津資助的小學生。

  3.喜樂飯堂服務—免費提供一餸一飯一湯的優惠晚餐,協助非綜緩及非食物銀行援助的低收入家庭減輕經濟負擔。

  4.家庭輔導服務—以綜合家庭輔導方法協助個人、家庭和群體在轉變中成長,舒緩個人及家庭的壓力,達致和諧家庭關係。及後,上帝讓我們看到不同需要,我們便深化喜樂飯堂服務事工,我們在喜樂飯堂中設立「開開心心聽耶穌」及「讀經小組」。我們亦在近兩年期間,發展了兩項新服務,包括:

  5.水深火熱外展關懷事工 - 經過兩年的行動,已組織數十多位黃埔堂兄弟姊妹組織外展關懷隊,定期落區尋找可以關心的基層人士。以建築義工隊的家居優化為切入點,去接觸和關懷社區基層人士,將資源連結予有需要人士。

  6.學習「易咗」—此項目的是幫助那些經濟有困難的學童在學習上得到合適協助。對象是綜援家庭或其他有經濟困難家庭的學童。招募本堂會友參與做義教。已受訓練成的導師亦成為師友關係,以多元化形式協助學生了解自己性格、長短處、學習/工作目標。

  社關的開展 - 得力的重要

  我們開拓社會服務亦遇上不少困難及挑戰,如:經驗不足、財力不足、教會內外各項事工的張力等。有時,一些教會兄弟姊妹參與社關事工會很快便被社關服侍的壓力而卻步,他們失去了最初的動力及方向感。

  馬太福音二十五章三十五至四十節提醒我們在社會關懷中視每個服侍對象都滿有神的形象,滿有人的尊嚴時,我們就會以認真的態度服侍和從上帝得力去。透過社關服務,教會應竭盡所能協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不單指那些在物質上、經濟上和社會上受剝削的人,也指那些在情緒上、關係上、精神上和心靈上有需要的人),不論他們的國籍或信仰,幫助他們重拾自尊,使他們能重新肯定對生命的自主權及有能力感。聖經使徒行傳一章八節教導我們明白上帝賜能力給個別基督徒和整個教會,使教會能進行整全的社關使命。因此,教會有能力見證上帝無條件的愛和因信稱義的恩典。

  曾偉洪(基督教香港崇真會黃埔堂社會服務部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